[quote]经济学之家 在上文中提到:
中国经济奇迹是从WB的An East Asian Miracle 修改来的吧.东亚是奇迹,咱们自然也是奇迹,况且比他们还快,人口更多,虽然有点牵强,我们起飞的时间比较晚.Lucas的增长曲线预测的不错[/quote]
这是神经病的产物.那里有多少奇迹?
很快世界银行就修改了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是东亚金融危机.现在,只有神经病才谈奇迹.越南也是奇迹? 血汗,剥削,私欲带来物质.
范美忠:追求理想的惨淡者,但还没有失败
chulu 在上文中提到:
常青在上文中提到:.......他的思想超越了什么?出身贫苦的人尽其心力考虑如何摆脱自己生活和命运的困境,力图获得自己最匮乏的东西,追求形而下的金钱和地位。从这个角度看,范美忠的确另类,卓尔不群,他的灵魂关注形而上的东西。那么,他的思想超越了什么?他的思想超越了和他利害相关的东西,开始进入纯粹理智的领域。
一语中的。
-
且不说他的观点如何,思考的问题如何,但是从他的言谈、志向和行动上看,他根本没有把读书上学仅仅看做是改变自己物质生活和困境的工具(这一点非常难得),他虽然强烈而本能地关心自己的生命(谁不关心?),但他更关心那些与自己物质生活无关的东西,并身体力行地去努力改变。虽然到处“碰壁”(这个词初中就在唐弢的一篇文章中学了),却至今依然不改。是啊他如此痴迷,怎么可能让他改变?
-
他为了什么?他追求什么?他反对什么?他痛恨什么?他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鼓吹什么?他是自私自利的吗?我们那么多的教授、学者、老师和毕业生,面对范美忠,也真的可以真心地问一下自己:我读书是为了什么?我追求什么?我反对什么?我痛恨什么?我可以问心无愧光明正大地鼓吹什么吗?这些东西真的可以拿出来晒晒吗?
-
理想,难道会仅仅就是为了一日三餐,或者就是仅仅为了一日三餐之间的差别?难道中国最高等的高等学府中人也仅仅是为了改善一下自己的一日三餐而别无他求?如果真的是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那真的可以把那么多的书本都烧了,还花费那么多大的时间读书学习,纯粹是浪费生命。
-
有一种人值得敬佩,屈原、鲁迅、孙中山、毛泽东.....,他们是为理想而奋斗求索。
-
公司的老板可以对打工仔说,我们要为生存而努力工作,要为一日三餐和更好的一日三餐而努力工作;但政府的首长可千万不要对你的国民说这样的话,你们要努力地为你们的一日三餐而劳作,而且只能为你的一日三餐而努力。否则这个社会一定会制造出一大群饥寒交迫的亡命之徒,而他们必然会起来革命。
-
一日三餐,或者更好的一日三餐,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理想和学校教育的目的?特此存问。
-
如果不改变策略,范的日子应该会更惨,不惨到一定的程度,绝对不会彰显出理想的伟大和人格的高贵。或许,在现实物质化的生活中和形而下的氛围里,形而上的东西,都是应该用惨淡的生活代价来彰显它的价值的。
-
你选择理想,选择了生活的方向,可其中的苦你真的能承受吗?
-
为什么他会在中国这么惨?因为在中国,他肯定会这么惨,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他的遭遇逼迫我们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必须低下头来,赶紧努力地去为自己一日三餐而弯下腰来辛苦劳作。活在中国不需要坚硬的脑袋和骨头,只需要我们的手、脚和肌肉有足够的力量即可。
-
看来大学学理科真的是学对了,学文科的要么是脑残,要么是自找无趣,要么就是愿意经历惨淡生活的苦行者。这个世界,学会了数理化,干得了工民建,懂得电脑和听诊器,这一辈子的饭碗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