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去年大学毕业、现在外地一家大型建工国企从事财务工作的智虹学员在网上和我谈起了他现在的工作状况,觉得现在的工作状况很平淡,所在的单位尽管在外人看来很不错,但他却对国企的效率及较为沉闷的气氛有些不适应,想去读研,他希望听听我的建议。我感觉这是个职业心态的问题,我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觉得现在的工作状况不尽如人意,就想通过考研来逃避,这显然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因为在学校学习总是有毕业的那一天,总要独立面对职场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尽管我很赞成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深造,使自己的理论专业功底更加深厚扎实,但既然已经进入了职场,而且还有了一个在许多人看来很好的工作环境,那就应该先安下心来,熟悉企业的业务及管理流程,掌握相应的使用工作技能,真正完成由一个大学生到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
针对他目前“工作不够充实”的从业感觉,我又认真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企业的工作从表面上看更多体现出的就是平淡、琐碎、繁杂、周而复始,身在其中的人如果心中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安于平庸、过一种简单、乏味、没有挑战和刺激的日子了此一生,这当然也是一种人生选择,并且无可厚非。但如果你不甘于平庸,希望追求一种有意义、充满挑战、富有价值的生活,首先就应该有一个积极的职业态度。所谓积极的职业态度当然不是简单地对现状不满,或是干脆通过考研、跳槽等方式选择逃避,而是正视现实。
既然身在国企,又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岗位之上,那就应该先学会适应,然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上,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了解本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特点、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应该用心观察财务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部门及基层生产单位的关系协调、相互配合及如何实现企业资源的充分整合上。如果你在这家国企的工作期间,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用心实践,对此类大型国企的管理运作模式及经营特点都能够深入地融会贯通的话,这其实是一个比读研更具价值的深入学习的过程。完成了这样的过程之后,你会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尚存有哪些欠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就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去读研深造,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潜质的有效提升,显然是更有针对性的了。
交流中,这位学员又流露出“建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很不被人重视,这个部门的人很少有向上的发展空间”的情绪。我很直截了当地回应他说:“你仅仅是个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不要去想明天就要当老总的事情”。语言虽然有点儿尖刻,但却的确反映了我对现在职场的许多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基本技能素养及自我感觉都不错的那些“天之骄子”们的鲜明态度。人人都渴望成功,但真正的职业成功一定是建立在勤奋的职业经历、务实的职业精神、不懈的持续学习、踏实的职业追求的基础之上的。那种渴望尽快成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指挥千军万马、成为职场精英的浮躁心理,对于这些刚入职场的年轻人说来,是极为有害的大忌,必须坚决纠正才是。明智的选择就是,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训,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人生哲理,老老实实地上台阶、炼内功,经过如此扎实、勤奋的职场修炼之后,成功也许就会与你不期而遇的。
财务管理是所有企业管理流程中最基础的环节,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基本功可必修课,不要去管在别人眼里是否重要,只要自己清楚自己职业选择的价值和目标定位,就要坚定地走下去。现在职场中的年轻人由于自己尚未形成明确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的职业成长之路的认知尚未真正完成,因此往往会出现更多地顾及别人的评价,考虑自己那并不重要的所谓“面子”,这其实就是一种职业的幼稚。随着更多职场中的扎实历练过程的深入,这些不成熟就会逐渐被坚定无悔地走自己的职业人生路的选择所取代,这也许就是一种有益的职业人生的成长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