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首次发表蔡律博客观点
《重庆日报》2008年07月21日发表记者罗静雯文章《开放的环境我们共享》文章,首次发表蔡律博客观点:7月11日,始终关注重庆发展的观察人士、中国西部(香港)投融资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律,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危机感、紧迫感促使内陆官员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大开放亟待进一步变成重庆官员和市民的共识,化成战略方针和政策。”蔡律还表示,相信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将对这些热切的期盼给予最好的回应。
全文如下:
开放的环境我们共享
对外开放带给重庆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也悄然改变了重庆人的生活。本版图片均由本报摄影部提供
本报记者罗静雯
打开电脑,登录电子邮箱,拷贝写好的建议———《中心区应尽快加强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在地址栏中输入渝中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公布的意见征集邮箱“[email protected]”,随后点击“发送”。17日傍晚,住在黄桷坪的市民刘燕,以惯常的方式开始了网上冲浪。
30岁的刘燕供职于一家文化单位,属老资格自驾一族,也是不少论坛和博客群上的活跃分子。近半年来,刘燕“网游”的重心明显转变,不再泡在旅游、美食等栏目,开始更多地出没在时事、民生等板块,发帖建言也日臻积极。
变化的缘由,按其本人的说法,是“希望在重庆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再限于“官方”的开放
在重庆刚刚启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时,刘燕和很多朋友,都习惯性视之为传统的“官方”表态,“多半是些形而上的大概念,和老百姓没有太大关系”。
不久后,包括刘燕在内的很多人发现,各种媒体传递出的“重庆大开放”信息,实则包含了城市未来发展所有具体的新目标、新追求,更和市民的期待和愿景紧密相关。
“市委书记薄熙来曾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重庆要建设宜居城市、畅通城市、森林城市、平安城市、健康城市。这‘五个城市’,个个都会给市民带来诸多利好,更折射出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以开放促发展的务实思路。”市政协委员刘绍璋如此认为。
市民共同的心愿和责任
和刘燕一样,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大开放,开始奉献一己之力。
7月9日,已退休的原渝中区规划办主任倪松林以市民代表身份,参加了政协专题协商会,现场聆听了政协“关于完善城乡规划、落实‘314’总体部署”的调研报告。
在发言环节,倪松林当着在场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面,坦率提出重庆城市规划建设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马路反复“开膛破肚”、地下管网未能科学统一管理的痼疾:“这既浪费了行政管理资源,更不利于实现宜居城市的目标。”话音一落,现场掌声热烈。
由于专业的缘故,倪松林一直很关注重庆建设发展的大政方针。此次重庆确定大开放思路,跟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等目标挂钩,令他惊喜:“开放和市民生活的改善直接联系到了一起。”
重庆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彭静毫不讳言,现在重庆不少园区的综合配套功能不到位:“园区内是最尖端的技术项目,周边却没有完善的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那些入驻的专业人才可能因此对重庆的开放环境失望。”
对两条意见,到场的副市长凌月明均当面拍板,尽快予以改进,并表示会多方吸纳老百姓的合理建议,“让大开放惠及更多市民”。
营造面向21世纪的开放环境
对重庆启动大开放决策满怀期待的,还有许多在渝的外籍人士。
何伟坚,重庆(香港)中原营销策划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个在重庆生活了7年的香港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针对渝港两城的宜居指数作了比较,给重庆打了60分,香港则是80分。差距在哪里?
“细节。”回答简单而尖锐。
最直观的感受来自工作和生活。何伟坚一直惊讶于某些部门的工作效率:“三天可以办好的事,为什么非要7个工作日?”他也对街头巷尾的麻将桌表示不解:“难道就找不到更好的休闲方式吗?”在香港,虽然工作压力大,但市民更惯于周末学普通话、学潜水,甚至学手工刺绣:“多充电,生活才更有质量,城市也会更有活力和动力。”为此,何伟坚颇为关注重庆吹响的大开放“集结号”,尤其对“宜居重庆”、“平安重庆”的目标击节叫好。他认为,重庆将由此真正营造全方位面向未来的开放环境。
7月11日,始终关注重庆发展的观察人士、中国西部(香港)投融资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律,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危机感、紧迫感促使内陆官员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大开放亟待进一步变成重庆官员和市民的共识,化成战略方针和政策。”
蔡律还表示,相信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将对这些热切的期盼给予最好的回应。
开放的环境 我们共享
蔡律 2008年7月28日
《重庆日报》2008年07月21日发表记者罗静雯文章《开放的环境我们共享》文章,首次发表蔡律博客观点:7月11日,始终关注重庆发展的观察人士、中国西部(香港)投融资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律,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危机感、紧迫感促使内陆官员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大开放亟待进一步变成重庆官员和市民的共识,化成战略方针和政策。”蔡律还表示,相信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将对这些热切的期盼给予最好的回应。
全文如下:
开放的环境我们共享
对外开放带给重庆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也悄然改变了重庆人的生活。本版图片均由本报摄影部提供
本报记者罗静雯
打开电脑,登录电子邮箱,拷贝写好的建议———《中心区应尽快加强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在地址栏中输入渝中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公布的意见征集邮箱“[email protected]”,随后点击“发送”。17日傍晚,住在黄桷坪的市民刘燕,以惯常的方式开始了网上冲浪。
30岁的刘燕供职于一家文化单位,属老资格自驾一族,也是不少论坛和博客群上的活跃分子。近半年来,刘燕“网游”的重心明显转变,不再泡在旅游、美食等栏目,开始更多地出没在时事、民生等板块,发帖建言也日臻积极。
变化的缘由,按其本人的说法,是“希望在重庆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再限于“官方”的开放
在重庆刚刚启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时,刘燕和很多朋友,都习惯性视之为传统的“官方”表态,“多半是些形而上的大概念,和老百姓没有太大关系”。
不久后,包括刘燕在内的很多人发现,各种媒体传递出的“重庆大开放”信息,实则包含了城市未来发展所有具体的新目标、新追求,更和市民的期待和愿景紧密相关。
“市委书记薄熙来曾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重庆要建设宜居城市、畅通城市、森林城市、平安城市、健康城市。这‘五个城市’,个个都会给市民带来诸多利好,更折射出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以开放促发展的务实思路。”市政协委员刘绍璋如此认为。
市民共同的心愿和责任
和刘燕一样,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大开放,开始奉献一己之力。
7月9日,已退休的原渝中区规划办主任倪松林以市民代表身份,参加了政协专题协商会,现场聆听了政协“关于完善城乡规划、落实‘314’总体部署”的调研报告。
在发言环节,倪松林当着在场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面,坦率提出重庆城市规划建设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马路反复“开膛破肚”、地下管网未能科学统一管理的痼疾:“这既浪费了行政管理资源,更不利于实现宜居城市的目标。”话音一落,现场掌声热烈。
由于专业的缘故,倪松林一直很关注重庆建设发展的大政方针。此次重庆确定大开放思路,跟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等目标挂钩,令他惊喜:“开放和市民生活的改善直接联系到了一起。”
重庆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彭静毫不讳言,现在重庆不少园区的综合配套功能不到位:“园区内是最尖端的技术项目,周边却没有完善的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那些入驻的专业人才可能因此对重庆的开放环境失望。”
对两条意见,到场的副市长凌月明均当面拍板,尽快予以改进,并表示会多方吸纳老百姓的合理建议,“让大开放惠及更多市民”。
营造面向21世纪的开放环境
对重庆启动大开放决策满怀期待的,还有许多在渝的外籍人士。
何伟坚,重庆(香港)中原营销策划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个在重庆生活了7年的香港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针对渝港两城的宜居指数作了比较,给重庆打了60分,香港则是80分。差距在哪里?
“细节。”回答简单而尖锐。
最直观的感受来自工作和生活。何伟坚一直惊讶于某些部门的工作效率:“三天可以办好的事,为什么非要7个工作日?”他也对街头巷尾的麻将桌表示不解:“难道就找不到更好的休闲方式吗?”在香港,虽然工作压力大,但市民更惯于周末学普通话、学潜水,甚至学手工刺绣:“多充电,生活才更有质量,城市也会更有活力和动力。”为此,何伟坚颇为关注重庆吹响的大开放“集结号”,尤其对“宜居重庆”、“平安重庆”的目标击节叫好。他认为,重庆将由此真正营造全方位面向未来的开放环境。
7月11日,始终关注重庆发展的观察人士、中国西部(香港)投融资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律,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危机感、紧迫感促使内陆官员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大开放亟待进一步变成重庆官员和市民的共识,化成战略方针和政策。”
蔡律还表示,相信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将对这些热切的期盼给予最好的回应。
开放的环境 我们共享
蔡律 2008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