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搜出前任女友的来信 四十岁被撵出家门


妻子搜出前任女友的来信 四十岁被撵出家门

/曹力勇

这还是昨天傍晚的事,老友打来电话,让我陪他喝两盅,听电话里有哭腔,我赶紧下楼、打车、进饭店,见面的第一句话,“咋啦?被谁煮啦?”我也没想有多大事,还开着玩笑。

“还有谁啊,你弟妹呗,把我扫地出门”

我知道老友和他妻子的关系相当融洽,夫妻互敬互爱,堪称典范,“有什么大不了的,咱俩喝点酒,让弟妹消消气,一会回去陪个不是”

“唉,兄弟,没这么简单啊”,等老友说出实情,我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

原来,老友在改革开放后的85年高中时,就有了浓重的恋爱史,而且文科生的浪漫让老友把这段情史,浓墨重彩地笔录到日记本上。88年进入大学后,又如火如荼地几次热恋,所有的这些也毫无保留地书写在日记本上,特别是大四时热恋的校花,都已经到了什么都做的地步,毕业后俩人没分到一个城市,又有近一年的海誓山盟,期间书信频繁,字里行间火辣辣的,什么亲爱的、大汗淋漓,反正那些白纸蓝字只有他们俩人能读得自然,后来还是分手了,老友最后和现在的弟妹结合,一直到现在共同度过十五年甜蜜的婚姻生活。

老友在结婚时向他老婆保证过自己绝对的清白,没有任何“污点”。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也是老友太重情,结婚后也没把日记和往来的书信火葬,就放在老父亲家,锁在仓房一角的皮箱里。事也凑巧,老父亲家前两天正赶上旧房改造,需要搬迁,昨天老友的老婆帮着收拾仓房,看到满是灰尘的皮箱,破旧得不能用了,就好奇地打开,结果那些日记和书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于是就有了老友现在被撵出家门的结局。

这样的结果我能咋劝,只能是一杯杯的酒。

现在想想,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思想解放了,男女生也不用在桌上划线了,情窦初开也可以进行秘密活动啦,八十、九十年代邮政事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人们往来信息通过鸿雁传书,传递着像老友一样的真挚情感,书信是情感的信使,可同时也种下像老友现在的恶果。

进入二十世纪,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通过手机电波、网络宽带眉目传情,有些七年之痒的心理波动,甚至地下情人什么的,使用得当很难留下蛛丝马迹,就好像《手机》里的故事。我们还真得感谢改革开放的政策,感谢老人家在南海边划的那个圈。如果老友再年轻二十岁,再有多少情史,被发现的几率微乎其微。

老友,咱能怪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