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对灾区孩子声声嘱托有感


       盛夏七月,北京中南海里垂柳依依,碧波荡漾。16日上午9时许,两辆大客车驶进中南海。车上坐着即将赴俄罗斯疗养的四川、甘肃、陕西地震灾区中小学生代表,他们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请来的小客人。(7月17日人民网)

    作为党的总书记,可谓日理万机,特别是在在奥运前夕、国事繁重的情况下,仍然牵挂着即将赴俄罗斯疗养的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将他们请进中南海,询问孩子们的情况,声声嘱托情真意切,有许多深情的细节,感人肺腑,凝聚人心。

    其一,在交谈中,得知有几个孩子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总书记动情地对他们说:“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你们失去了亲人。但在祖国大家庭里,你们会有更多的亲人。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你们安排好生活和学习,让你们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希望你们不怕困难,自强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人生。”其真情“惦念”,让人倍感温暖。

    其二,当几个孩子告诉胡爷爷,他们在地震中受了伤。胡锦涛细心察看他们的伤口,关切地询问伤后恢复情况。了解到这些孩子已基本康复,总书记十分欣慰。他说,经历了这场磨难,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更加勇敢、更加坚强。总书记希望孩子们用战胜伤痛的勇气和毅力,去克服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其亲切的“关怀”,让人倍感欣慰。

    其三,在迎薰亭南侧的平台上,孩子们簇拥到胡爷爷身边。胡锦涛饱含深情地对孩子们说:“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造成巨大损失,也给你们带来很大伤害。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党和政府最关心的是灾区的孩子,全国人民最牵挂的也是灾区的孩子。希望你们把这种关爱转化为激励自己成长进步的动力,刻苦学习知识,培养优良品德,锻炼强健体魄,保持健康心态,长大以后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为家乡、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其殷切的“期望”,让人倍受鼓舞。

    其四,面对这些即将启程前往俄罗斯的孩子们,胡锦涛说:“希望同学们在中俄两国老师指导下好好休息,好好疗养,尽早恢复身心健康。也希望你们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同俄罗斯小伙伴多交朋友,做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小使者。”并特别叮嘱孩子们,出去以后要相互帮助,哥哥姐姐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其深情的“牵挂”,让人倍感幸福。

    可见,总书记的声声嘱托多么感人,其场面又是多么令人难忘,这不仅定格在摄影记者的镜头里,更定格在灾区孩子的心中、定格在全国人民的心中。这是一种永恒的定格,为我们的党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一种榜样。

    一个文明进步的现代社会,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必定把教育置于最高的价值地位。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振兴在人才,未来的发展靠教育。灾区的未来是孩子们的,中国未来是孩子们的。因此,我们都要从总书记的声声嘱托中有所感悟,有所启迪,站在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历史高度,以深邃的战略眼光,热忱关心、倾心爱护下一代的学习、品德,体魄,心态,让每个少年儿童都能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如此,我们事业才能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新闻链接:胡锦涛在中南海看望灾区学生代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