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暗示股指期货推出时机


  《人民日报》前日发文《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文中明示“现阶段应是推出股指期货的好时机”

  ■批评一些基金投资策略不成熟

  “其实周一本应该是跌的,A股表现强势是因为《人民日报》发话了。”一位分析人士昨日表示,这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最具权威性的《人民日报》在前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来探讨维护股市稳定的问题,这在历史中是较为少见的。

  暗示股指期货推出时机

  《人民日报》以一个整版,刊登了《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一组文章,并配以编者按。文中采访了多名业内较权威的专家和学者,分别对大小非、再融资、机构投资、市场对冲机制、上市公司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讨论了目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人民日报》称:“现在这个阶段应是推出股指期货的好时机,但奥运会前推出不一定合适;设立平准基金有可行性,但需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市场专业人士介绍,这是股指期货将在奥运会结束后推出的一个强烈的信号。也表明管理层已经开始注意到市场缺乏做空机制的弊端。至于平准基金,从其文中的论述可以感觉到,管理层仍持有相对谨慎的态度,因此,在相关制度健全之前,平准基金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明确批评基金做短线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文章指出“在海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长期资金占比达80%以上”,并指出,国内“长期资金总体上利用比例偏小、收益偏低,不仅不利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而且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同时,接受采访的专家也批评了国内目前一些长期资金持有者基金机构投资策略的不成熟,“不仅没发挥出稳定市场的正面作用,而且助涨助跌,令行情雪上加霜。”在文章末尾,建议“鼓励和吸引长期资金投入市场,还应拓宽合规资金的入市渠道。其中,将私募基金‘阳光化’迫在眉睫”。

  市场专业人士认为,这篇文章很可能对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其不仅仅预示着私募基金阳光化的进程可能将加速,而且预示着目前包括公募基金、机构投资者在内的长期投资资金的运作模式将发生较大变化。

  决策层倾向于制度救市

  市场专业人士分析,总体看,文章采访的均是国内较为权威的专家,文中的很多观点,这些专家在之前也曾在其他媒体上表达过,但在《人民日报》这种国内最权威的媒体上,将这些观点和建议整合,并以整版的篇幅刊登,冠以《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标题,这充分表明了决策层的态度。

  “文中提出的那些对于维护股市稳定发展的建议,绝大多数属于股市制度性建设的范畴。这也表明,决策层倾向于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从而达到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治久安。虽然制度性建设的措施不会在近期就立刻兑现,但足以对股市构成长期利好,这组稿件的指导性和影响力将是非常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