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房价跌幅比较大,近来,深圳一些购房人的“断供”事件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以往我们所关注的“断供”,主要是购房人因为没有经济能力、还不起贷款。而今出现在深圳的“断供”,则是由于购房人贷款购房后,因为房价下跌从而主动不还贷款。
对于后一种“断供”行为,我们则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便弄清几个问题:
首先,相信在平常,人们都会说,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房贷的这个“供”断与不断,反映出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俗语说得好嘛,“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房价的涨跌是一种经济现象,有涨就会有跌。而房价上涨了,你就还贷;房价下跌了,你就不还贷了,这哪是市场经济下的诚信行为!那些因为房价下跌而断供的人,本身就应该被市场淘汰的。
其次,目前深圳楼市的“断供”量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弄不清楚就鼓吹什么“救市”,本身就很荒唐。
第三,已经“断供”或者以“断供”相要挟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根据各方面的报道,人们不难发现,当地以“断供”相威胁的,主要是投资炒房人。不难想象,那里不少人一投资就是几套、十几套,而且欠了银行一屁股债。他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炒房赚取利润,现在房价跌了,还要还贷款,他当然心有不甘,当然不愿做赔本的买卖。
第四,我们是要一个稳健的楼市,还是一个疯狂的楼市?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疯狂的楼市,则“断供”之痛就必须挽救。而如果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健的楼市,那么“断供”者断了供,房子被银行收回,银行不会有太多的损失,楼市也少了“房虫”,那么这也未必就不好。反过来说,银行因为对借款的偿还能力审查不严而给投资者发放了贷款,进而遭受了损失,那也只能说是活该。
当然,需要弄清楚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如果这些问题弄不清楚,我们就不能够切实把准楼市的脉搏,是“放松”,还是继续“从紧”也就没有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