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之我见


  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整个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纯洁社会风气,对于企业稳定发展和确保铁路安全运输生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以及企业领导班子思想道德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作为铁路企业领导班子如何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当好官、用好权、办好事、带好队伍,这既是人民群众的期望,也是党的性质所决定,更要靠每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洁自律和勤政廉政。因此,企业领导班子的每名成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素养,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严格执行党纪条规尤其是《两个条例》,时刻自警、自醒、自励,以清白、干净的品格树立起领导班子的良好形象。联系各自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加强当前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时刻坚持讲学习,不断增强勤政廉政意识

  领导班子成员要勤政,这是“做官”的本分。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官职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但光会干事还不够,还必须干净干事,讲廉政,当清官。当前,职工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非常关注,群众衡量一个“官”当得好坏的双重标准是业绩与廉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位领导班子成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深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和把握,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正确对待改革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要严守党的各项政治纪律,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时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筑牢“廉政防线”,只有这样,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犯错误往往是从思想上放松要求,心态上不满足现状而开始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分配机制在不断调整,贫富的差别不断扩大,富的人很多,有钱的人更多,这就要求我们班子成员思想必须高度统一,千万不要去攀比,特别不要去和那些利用权力搞以权谋私、搞歪门邪道的人去比。工作无止境,我们要努力向上看齐;在生活上、在待遇利益上我们要向下比,要做到知足常乐,要经常慎独自律,心里要知足,心态要平衡。良好的心理,知足的心态对工作、对身体都有好处,一旦心理失衡必定影响身体,还会影响工作。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力地防范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二、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正确行使手中权力

  近年来,很多领导干部犯罪错就错在滥用了权力,他们把权力当作一种交换、索取,甚至谋私利的资本,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职务大捞好处,滥用权力,实际上就是职务犯罪,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干违法乱纪的事。应该说,我们每个领导干部手中或大或小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我们必须清楚,这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为民办事的权,为民谋利的权,决不是以权谋私搞腐败的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当好官、用好权、办好事。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官为什么,掌权为什么,这一点务必清楚。一分权力,一分责任,权力与责任是平等的,不能只有权力而不负责任。从权力犯罪、干部腐败的案子来看,很多干部犯罪都是交错了朋友,把那些包工头、私营老板当成知心朋友,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这一点务必保持清醒头脑,他们是冲着你手中的权来的。客观上说,这些包工头要想承揽工程,要想得到好处,就会千方百计拉拢你,用各种办法来换你手中的权,一旦你有贪心往往会上钩,你收受了人家的好处,就会身不由己。从近些年铁路企业查处的典型案例上看,不少的领导干部最后都是被这些所谓“好朋友”出卖的。因此,这些深刻的教训告诫我们:必须慎重择友,力戒贪婪,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关口前移,做好防字文章,怎么防,就是公开、公平、公正,按规定办事,实施阳光工程,杜绝人情工程、关系工程、面子工程。近年来,我段在建筑施工、废旧物资处理等方面,严格按制度办事,不搞暗箱操作,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不卖人情,不滥用权力。

  其实,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首先意味着责任。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决不能把它看成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一定要淡化官欲、权欲,自觉改造思想、净化灵魂,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要求,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谋富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只有时刻向职工群众之所想,急职工群众之所急,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拥护,企业安全生产和三个文明建设才能有动力。

  三、必须坚持制度创新,自觉接受监督

  对领导干部来说,廉政并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部门的事,当然,作为“一把手”责任更大。我们认为,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健全一整套强化廉政建设的管理制度,抓标治本,标本兼治,从体制、机制、制度上着手,堵住腐败源头,铲除腐败土壤。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遏制权力腐败关键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要实现“四化”:一是监权制度化。要在执行好现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的同时,结合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权力监督制度,形成一套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既科学有效,又便于操作的完整的、严密的监督权力的制度体系。如建立健全与下属党政正职廉政谈话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制度等。制度建设要解决原则性规定过多、缺乏刚性和可操作性、缺乏惩处条款或惩处规定弹性过大或惩处手段单一等问题。明确制度的执行主体,防止制度无人执行而流于形式。使行使监督权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监权网络化。即要建立健全立体式、全方位的权力监督网络。在党内,要积极探索对企业领导干部实施有效监督的途径和办法,努力提高党内监督水平。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积极监督,完善党内议事和决策机制,加强对两级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赋予其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党内专门监督机关如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将铁路党员干部的权力置于多层次、多角度的监督之下,使其正确行使权力,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三是监权全程化。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整个过程都要加强监督,堵塞监督漏洞,防止监督空档。不仅要加强事后监督,还要加强事中、事前监督;不仅要加强“八小时之内”的监督,还要加强“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真正把监督贯穿于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做到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群众的民主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解决好“一把手”违法责任追究不到位的问题。上级组织和领导对下级“一把手”负有监督职责。上级监督最具权威性。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放任不管,对存在的问题不纠正和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追究上级组织和领导的责任。要出台这方面的硬性规定,如下级“一把手”严重违法违纪,上级“一把手”要自动引咎辞职等,否则上级监督很难落实。同时要明确各专门监督机关的责任,对“一把手”不监督或监督不到位,是其失职行为,也必须追究其责任。

  五是要建立健全公开透明机制,解决“一把手”权力运行的“暗箱操作”问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一把手”的工作及有关上人情况可以公开的都必须向社会和群众公开,如大额资金的使用、重大措施的出台、大项工程建设、重要人事任免等要给予群众充分的知情权。要建立“一把手”事务公开制度,对哪些工作和事项应向社会公开、什么时间公开、怎样公开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尽量将“一把手”手中的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处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防止权力滥用和变质。

  六是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厂务公开、车间事务公开和班务公开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职代会工作制度等,依靠“三级公开”,将企业涉及的重要经营事项、重要规章制度等,及时进行公开,使职工群众得以行使监督权。近年来,我段先后实施了劳动、用工、分配、生产布局调整等多项制度改革。为赢得职工群众理解和支持,段及时把改革的方案、原则、程序、方法、步骤全部公开,保证改革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三级公开”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有效监督了领导干部的权力运用和行使,促进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作为企业的领导班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每一个领导班子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做到警钟常敲,廉政常提,全力预防职务犯罪。另一方面,班子成员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样子带好头,时刻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掌好权,办好事,当好官,清正廉洁,在干净中干事,在干事中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