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纸品加工厂坐落在护城河边,这个加工厂的前身是做草纸的,这些草纸不是供人解手用的,而是建筑用草纸。在江南地区,以前造房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用白石灰将外墙涂白,为了增加石灰的粘度,必须在石灰里添加草纸。加工草纸的设施非常简陋,将稻草切碎,放在池里浸泡,然后再用网滤成一张张的草纸。那里有几间草房,还有许多空地,被居委会用来安置在文革中揪出来的坏分子自食其力的地方。开始的时候这里汇集了三十几名本居委会揪出来的地富反坏右分子,几年之后,到了知达进去的时候,只剩下资本家老庄、反动牧师老许、历史反革命分子老王、国民党伪警察老吕等几名坏人了,其余都是待业的初中生和高中生。
知达第一天去报到,走近工棚大门,透过昏暗的亮光,看到一位很肥胖的老太婆側身脸朝门,靠着墙边的案板,大马金刀地横坐在长凳上。她左手扶着可以装入半热水瓶水左右的大茶缸,右手夹着香烟。她这样坐着可以很方便地看到门外的来人和观察工棚内每个工人的工作状况。在她的身旁,面对着案版,坐着一位戴眼镜的很瘦弱的中年男人,正在埋头写着什么。肥胖的老太婆,一边喝茶、抽烟,一边时不时地小声与这瘦男人说上几句,每说一句,瘦男人都谦卑地点点头。知达猜这肥胖的老太婆就是要见的田大娘、这里的负责人了。
知达进门见到田大娘,恭恭敬敬地道了一声安,做了自我介绍,然后静侯田大娘的安排。田大娘事先已经从居委会主任那里得到了通知,知道知达是来打工的,便把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开口说道:
“哦,你就是知达,听说你是高中毕业,算是知识分子啊。不过我要告诉你,在我这里干活,靠的不是你识多少字,读了多少书,靠的是眼明手快会做事。你不要以为有点文化就眼睛生到头顶上。我告诉你,一个人不识字有饭吃,一个人不识事就没有饭吃。我不识字,我识事,所以我有饭吃。你要好好虚心学手艺,认真把活干好,更要识事务,少说话多干活,不要把你的文化用错了地方。你今天先学糊信封吧,我们这里是多劳多得,根据你完成的产品数量计算工资。记住,做出了次品,是要扣你工资的!你要先把产品做好,再做快,不要掉进钱眼里,只图快不图好。”
知达连连点头,田大娘见状不再多说,吩咐身边那位瘦弱的中年男子道:
“老许,你带知达去跟老王学糊信封。”
“哎,知达请跟我来。”老许立刻非常恭顺地站起身,带领知达绕过这间工棚去了后面的另一间工棚。在路上,知达客气地对老许说:“许师傅,以后请你多多指导。”
“千万不要叫我师傅,叫我老许就好,叫我老许就好。”老许慌忙诚恳地回道。知达后来才知到,这位老许不让别人叫他师傅,因为他是反动牧师,被管制的反革命分子。
老许把知达带进工棚,然后把知达介绍给老王,就回前面去了:
“老王,给你送一个徒弟来,你要好好教他,教会了说不定你就解放出来了。”
“老许,你不要拿我开穷心了,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什么没有人糊信封?还不是她一句话!”
知达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哑谜,见了老王便恭敬地打招呼:
“王师傅好!我叫知达。”
“别,别,别,别叫我什么师傅,直接叫我老王。”
老王也是在这里接受改造的历史反革命分子,五十多岁,背有点驼,性格耿直,三角眼,一脸横肉,发起怒来有点像黑社会的老大,挺吓人的。像老王这样的人,在“问题不在大小,关键在于态度”的年代,往往是受打击最厉害的,就算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不能幸免。老王这天之所以会在这里笨拙地糊信封,正是因为他得罪了这里的负责人田大娘,由原来负责送货被罚为糊信封。
(未完待续)
200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