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皈依


宗教和信仰是心灵的城堡,是人生道路上的支点,它使人们感到在一生中有所寄托,有所期待,有所追求。信仰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体人生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决定性的影响。300多年前,英国17世纪文艺复兴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约翰·班扬完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天路历程》。纵观全书,其核心思想是基督徒蒙受上帝恩选的信念。入窄门,奔天路,是任何一个基督徒甚至普通人的人生旅程。而作者则将人生觉悟、历险、困难和追求完美的世俗故事与传播福音,宏扬拯救与信心的信念相结合,使读者从宗教和艺术角度汲取教俗,从而获得巨大的心灵启迪。所以宗教和信仰是人们在接收外界信息的基础上,又沿着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的轨道继续发展,最终融合而成一坚硬的合金”——信仰。

那是在去年的五一,放假回老家,亲历了一家因车祸而失去家里顶梁柱后一家子的悲痛和无助。死者是我老家的四爷,四爷的年纪跟我老爸相仿。他死时三个女儿中的小女儿在家,其他两个都在外头。他是被后面上来的中巴车撞翻在车底,碾丢了下半身,而后从拖着只有上半身车底爬出。当我听完目击者的叙述,在深深的哀痛之外,我钦佩于他对生命的坚强和执着。当我在医院看到亲戚们一张张悲戚的脸,和四奶那撕心裂肺的痛苦,我看到了生命的无常和亲人的无助。这是我们需要心底有一种力量的支撑,需要扶助什么,能靠一靠,但没有,这是一种集体的无助和需求,所以我当看到一个亲戚拿着香盆进来时想到了信仰和宗教,这是我第一次对宗教和信仰的心灵触动。可半世纪来的中国(包括我老家的这个小山村)个人崇拜代替了宗教和信仰。

车祸发生后我参与了部分善后纠纷处理,从事件的处理中让我深深感到政府部门对百姓生命的漠视,而后的处理更让我惊舌,初步判定是死者负60%的责任,对法律和常识的判断竟然荒唐到这个地步。事后才听说公交公司的老板跟我们当地的交警大队的队长是大小姨夫关系。纵论法律执行的缺位,最大的问题还是人们心里没有信仰和价值观的确失。“法律必须被信仰”,“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言”正是长久以来深深打动我内心的一句话,它出自于伯尔曼,一位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之口。虽然之后回杭后找系统里朋友关照了一下,以及采取了法律程序,最后还是对半分责。朋友也感叹于“现官”不如“现管”。

至此,我开始涉历各种宗教的了解,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