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跳跳、王旭明,或是范跑跑的托


625,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教育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在汶川大地震中丢下学生自顾逃命,在事后公开为自己行为辩护的教师,后被媒体嘲笑为“范跑跑”问题时,再次显示出自己鲜明的个性,说出了令民众十分惊叹的话语: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

作为教育部的官方发言人,用“无耻”这样一个道德名词去评价一个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普通老师(据说已被校方解职),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众多网友对王旭明的“无耻论”提出质疑,甚至连带指责教育部在地震发生一个多月后,连倒塌多少教学楼、死亡多少学生都未能向外公布,在道德上并不比范跑跑好哪里去;特别是对豆腐渣工程负有直接责任的教育系统,谴责和追查豆腐渣工程制造者,比评价一个在突发事件中手足无措、仅事后语言适当的老师要重要得多。

正因为王旭明的过激评论,再次让范跑跑成为媒体的焦点。而因为豆腐渣教学楼的客观存在,教育部发言人骂范跑跑,反而容易激发民众的逆反心理。

王旭明的“无耻论”,让我想起本月上旬的那期《一虎一席谈》,站在道德制高点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时评人郭松民,从一开始就大骂范美忠无耻,甚至连“畜牲”、“杂种”这样的词都用上了,并多次打断范美忠的讲话,甚至连范美忠所在学校校长的电话采访都多次打断,还开骂该校长。期间,郭松民还一度怒气冲冲地离开节目现场(后被主持人劝了回来)

说实在的,郭松民作为道德的代表,本应具备一定的儒雅风度,可他的表现连起码的功德都丧失了。

而处于道德劣势的范美忠,却始终显得非常理性,讲话时也显示出应有的礼貌。他插话时,总会先问问对方说完没有;他发言时,会事先征求主持人的同意;他只是在被郭松民骂得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才有针对性地回骂郭松民是“傻瓜”。

无论是现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那些原本激烈批评范美忠言行的,也因范美忠在现场显示出的个人修养明显高于道德标榜者郭松民,而给予了范美忠更多的同情。相比较而言,郭松民却取代了范美忠而成了媒体的靶子,“郭道德”、“郭跳跳”相对于“范跑跑”而言,丝毫没有更加可取之处,以至于有网友在网上发出“范美忠和郭松民,如果必须选一个,你会选谁做你孩子的教师”的询问时,绝大多数网民选择了“宁要范美忠,不要郭松民”,理由就是“宁选真小人,不要伪君子”。

因此,“郭跳跳”在无意中抬高了“范跑跑”的道德水准。

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因为现实社会中“真”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当前官场上都谎话连篇,社会诚信已经严重缺失。那些拿着道德利器去谴责范美忠的人,自己的道德水准不见得就比范美忠高尚多少。这就和那些“给下属上廉政教育课的官员,未必就是廉政楷模”一个道理,只是因为这些人站在更加有利的位置。

无论如何,范美忠是说了真话,而他的真话因为和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标准发生了冲突,就更需要一点超出常人的勇气。我们的社会应该多一份宽容,少一些虚伪,对于说真话者,社会是应该给予鼓励的。

我不赞成范美忠在地震中丢下学生自顾逃命,但在此次地震中自顾逃命的老师应该不止范美忠一个。如果众多道德评判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一定就能保证自己会做出高尚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