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界建筑风格之-巴洛克风格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展现和反映的特征,其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风格因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如外国建筑史中古希腊、古罗马有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等代表性建筑风格;中古时代有哥特建筑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后期有运用矫揉奇异手法的巴洛克和纤巧烦琐的洛可可等建筑风格。 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要求其平面严谨对称,主次分明,砖墙木梁架结构,飞檐、斗拱、藻井和雕梁画栋等形式成为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西方的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主要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进行表现。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多数人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同时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出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在另一个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释放出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符合了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在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在当时可谓是盛及一时啊!!  但是到了后来有些巴洛克建筑出现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这也成为日后它逐渐消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其所存的经典建筑无不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