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韩寒,可我支持韩寒的“炮轰”


日前,韩寒和陈丹青在湖南卫视一档电视节目中语出惊人,“炮轰”众多文学大师,称老舍、茅盾、巴金等人的“文笔很差”,“冰心的完全没法看”,引起一片哗然,有支持的,更多的则是反对。(6月19日《广州日报》)

“炮轰”文学大师的事情,已不是一次两次了。像韩寒这般大面积的“炮轰”,估计还不多见。大师们,历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特别像老舍、茅盾、巴金等老一辈的大师们,更是让人“仰之弥高”,不可亵渎。人们对于大师们的崇拜和尊敬,一方面是大师们留下了世人瞩目的作品,另一方面还是大师们的高风亮节。

称老舍、茅盾、巴金等人的“文笔很差”,“冰心的完全没法看”,笔者不敢苟同。这些人的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是一代又一代人模仿的榜样。评价一个人的作品,必须和其时代背景不可脱离。在那个时代,老舍、茅盾、巴金、冰心等人的脱颖而出并非轻松可以取得,而实实在在靠他们的作品说话。如果脱离了那个时代和其相关背景,单纯的认为他们的作品太差,便显得不仅不科学,也只能说是“小子无状、口无遮拦”了。

韩寒对大师们的评介固然不可取,但是韩寒的言论和其质疑精神却有可取之处。哪怕是做秀,他也说出了一些人不敢说或不想说或不能说的东西。一个人要想进步,便需要大胆的推翻以前所学过的东西,然后重新来过。而这所学过的东西,便包括了被我们崇拜的大师们的作品。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不可盲目崇拜先人的经验和作品,而应该在学习它们的基础上,将它们一一推翻重新得出自己的东西来。否则,一个人、一个国家又如何才能进步呢?

特别是对大师们的评介,虽不能一概否定,可也不能一概肯定。人无完人,大师们的作品也必不是完美无缺。放在今天,一些大师们的遣词造句便有些拙笨,思想便有些陈旧甚至腐朽。如果一味的崇拜,一味的将其视之为写作的范本或人类思想的精华,还如何跳出他们的藩篱脱离他们的窠臼,使整个社会和个人得到更健康的发展?恐怕,不但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便连和国际接轨也不可能。

韩寒的“炮轰”,实际上算上不什么“炮轰”。假如大师们还在世的话,也决不会为此而“怒发冲冠”。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必有大师的胸襟。一听到异议便大发雷霆,能称之为“大师”么?而我们的维护,只能像今日的粉丝维护他们的偶像一样,有些“溺爱”罢了。韩寒这个人我很不喜欢,但韩寒的这番言论我却给他投支持票。因为我们的社会太需要更多质疑的声音,太需要更多的推翻和创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