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晏子正义凛然地说道,“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夫逃人而谋,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故及义而谋,信民而动,未闻不存者也。”一点不错,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企业经营的“事”层面上的东西并不是既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和企业的“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妨这样来假设,企业像一个斗志昂扬的人一样雄心万丈、豪情满怀,他的修为和动作肯定是大开大合、大智大勇,他所获得的收益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丰富多彩的。
那么“事”之大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不是简单的规模,或者聒噪的影响,而是“国有义劳,民有加利”,即于国于民均有更多的利益才是“事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考虑到员工福利、消费者利益多者乃为“事大”,而“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站在更多人的角度去经营一家企业,可能才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