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一诗的原创作者苏善生赴灾区支教,并且不公开支教地点,这比许多一厢情愿地叫嚣着“夺取抗震救灾的伟大全面胜利”的媒体高尚和真诚得多。
正如网友叫停“田亮、叶一茜”领养灾区孤儿一样,苏善生也预见了倘使自己公开支教地点的后果:身为公众、传媒焦点的自己会带来无数的媒体记者镜头和貌似关注的“话筒”伤害。
灾后重建,校舍和师资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关于“豆腐渣”,笔者不想多说,提个小建议,只需将各级官员的子女也送进自己辖区内的学校读书即可。但对于灾后在新校舍支教或任教的教师,笔者有更多的建议:
1、光有爱心和学识还不够,得具备抵御记者“深挖”、“狠挖”新闻价值的自我牺牲意识。好好保护那些受伤的孩子脆弱的心灵一再被镜头、话筒伤害。
2、建议全国中小学推广桑枣中学叶志平先生的成功经验,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紧急自救等模拟演习。
3、学习叶志平先生的“蚂蚁啃骨头”精神,将学校应该争取到的教育经费支持一点一点“要”回来,拥有打“持久战”的耐心和恒心。
4、要有敢于检举揭发“豆腐渣”的勇气和谋略。汶川地震,许多校舍粉碎性坍塌。勿庸置疑,肯定有不少师生在地震发生前看到了“豆腐渣”的事实,但遗憾的是,或者因为勇气不足,或者因为举报策略和方式失当,亡羊之前没有补牢。记住,在灾难面前,没有侥幸,不为孩子,为着你自己的活命,都应该及时、勇敢地对“豆腐渣”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