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有感:再看“攻人之恶勿太严”


  今天中午无意间随手翻阅了抽屉中的《菜根谭》,也许是心理作用的原因,竟被其中:“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的一段诗句所深深吸引。

  细想之余,原句似乎并不难理解,意思大致是说:“责备别人的过错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教诲别人行善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是否能做到”。

  一点不假,我们常常对别人的要求很高,不管他能不能完成你预定的目标,而作为发号施令者都希望实施者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比如说有的老师当学生作业老出差错时批评往往是十分严厉的,根本不管你的严厉学生能不能接受。当然,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为了他好,我是恨铁不成钢。但你要知道,铁也有铁的用处,如果满地都是钢,那也有可能使铁成为奇货,而奇货可居。

  别人有过错应该责备,尤其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的错误更加应该责备。如果一味地偏袒任其发展,那将后患无穷。但你在责备批评的同时也应掌握一个度,什么时候该严厉一些,什么时候该温和一些应该做到恰到好处。也就是说,在批评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到对方的感受,看对方是不是能够承受。这种差别也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情商上的差异,一个好领导和一个坏领导之间的差异;一个好班主任和一个坏班主任之间的差异;一个好教师与一个坏教师之间的差异。一个好的领导、班主任、教师,并不是说他在智商上、能力上、教学水平上比其他人有多少过人之处,关键是在于他能正确把握批评人时的度,你即使是在批评他也让他心服口服。而一个不太成功的领导、班主任、教师,并不是他的出发点不好,有些事也不是他没有想到,但由于说话的方式方法不当,而失去了民心。因为没有人肯听他的话,所以他们的成功比起前者来讲要艰难许多。

  而教诲别人行善也不要期望过高,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乐趣所在。就拿体育老师让学生最后一起收器材来说,有的人力气大一些,他搬起体育器材来一点也不费劲,而对于那些力气小的学生你也要他搬同样数量的器材那就有些勉为其难了。如果说是在一节运动量比较大的体育课后,你再让他去搬,他就有可能搬不动。这时你不要轻易地去责怪他,他能来说明就是好的,至于搬多搬少那是能力问题。如果说把这种道理搬到学习上,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也许多做对一道题并不难,而对于一个中等生或者说是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一次作业中要不出差错是比较难的。你如果想他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是不太现实,二是极有可能造成肠胃功能的紊乱。

  这种精辟的话在在《菜根谭》中还有许多,比如:“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等等。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不妨去看一看,对于修身养性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