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品牌彰显三大缺失


民族医药品牌彰显三大缺失

作者: 许广崇高崇品牌机构[国际]CEO-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署名原作者。

来源: 高崇品牌机构[国际]-专家观点-首席专家-许广崇

——品牌意识淡薄,缺乏长远品牌战略思路

很多民族医药企业,大都从一些小作坊、家庭作坊起步,产品是有的,但是很少注重产品或企业名称的定位。大都基于当时老板的一些喜好、兴趣而命名,更谈不上名称与品牌的结缘。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直到走到一定平台,才高呼:原来名称也这么重要。

企业品牌在创办之前,创办者往往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思想、追求、行业等因素给自己企业确定一个名称。这就是企业最初的品牌。

那么,在确定企业名称时是需要按照一些数理、环境、地区、行业、政策等因素的规则,进行命名的。

一个企业名称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业的约束等等。

当然,关键还在于创办者的理念和战略思考。

古书中说:“宁择好名,不选巨财。”

孔子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一个好的名称可以:

提升商品档次和品位

提升企业形象

便于塑造品牌形象

节省大量广告费用

品牌资产的迅速增值

当前,民族医药企业的企业和产品命名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仿、照、搬。诸如此类的命名,其实,民族医药经营者基本没有考虑品牌命名与文化延伸、理念延伸层面问题。有的甚至是企业名称和商标、产品名称是多户口局面,给传播带来很大不便。比如:K华药业的商标是K毅,产品名称又是ABC。如此一来,消费者只知道产品,根本不认识企业名称和商标品牌。导致企业、商标、产品知名度的落差,引发传播资源的浪费和投入缩水。

所以,一个好产品需要一个好名称。命名是关键,有时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品牌传播效应。

目前,很多民族医药企业的名称基本都与商标品牌没有关联,还是前面所说的:一家多本户口。

要知道:品牌是需要有户口本的,这个户口本就是商标注册证。没有注册商标的品牌是不受保护的,有时还会出现侵权的陷阱。

如果你的企业和产品很畅销,就会有人眼馋。抢注的事情,经常发生。但不能怪别人,只能怪你自己品牌意识的薄弱,自讨苦吃。

一个品牌的形成是靠点滴积累出来的,各个环节相互促进,互生互长的关系。最后的品牌是由消费者认定的,从产品的属性、价格,产品的名称、包装,企业的历史声誉,企业理念,使用者的心理,营销策划、公共关系能力和传播形式及传播力度。

一个完整的CIS不仅包括企业视觉形象的统一即:统一的标识,统一的包装(包括颜色、字体、重量、包装袋、名称、网站、陈列室、制服、服务等),还要有强有力的企业理念识别,声音识别,行为识别,还要能和市场定位,推广策略,统一宣传形式,广告诉求等互动起来产生强有力的销售势头,这样才会有生命力。

那么,如果要做品牌,必须优先考虑品牌商标保护的问题。否则,会遗憾莫及!

商标是企业产品的专有识别形象,可以说,拥有自己产品的商标权,等于给自己产品加上一把锁,便于消费者识别,防止不良竞争者仿冒,对企业品牌、产品形象的维护,举足轻重。商标,可以说是企业品牌的金饭碗。

商标一般分为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等。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人才资源断层,没有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相关数据表明:东部平均每100人中拥有科技人员18名,而西部只有2名;东部每人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0年零9个月,而西部仅有3年零6个月。

民族医药人才紧缺已经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人才青黄不接,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少。据1997年统计,在编的全国民族医药人员仅有10442人,而且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

民族医药人才的存在以下问题:

1.近亲传递制约民族医药人才的纵深发展和培养,许多老民族医受语言及从业资格限制而后继乏人;

2.无证行医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事实,大量民间医生亟待进行继续教育和资格认证;

3.科研机制制约民族医药人才教育和培养,缺乏必要机制吸引相关学科人员参与民族医药研发工作;

4.现代化管理型人才奇缺,特别是具有长远品牌营销战略眼光的人才更是缺乏;

5.用人观念陈旧,缺少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有利环境。

我们从蒙药人才培养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的共性:解放前,蒙医主要靠师傅带徙弟的办法延续医术,蒙医一度曾陷入萧条。1956年内蒙古医学院成立后开设了中蒙医系,由于没有系统、科学化的蒙医药教材,大量招收学生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内,现代化的蒙医高级人才奇缺,使蒙医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到现在蒙医教学仍采取50年代初的教学模式,这种状况不适应21世纪对蒙医药学的要求。只有培养出既懂蒙医药知识,又懂现代化学知识的人才,才能大大推进蒙医药发展进程,否则形不成一支强有力的医疗、科研队伍,蒙药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许多老蒙医专家都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他们缺乏现代医药知识,不利于蒙医药的高水准开发。目前,优秀的蒙医药人才大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大力培养新人,才能使蒙医更好地流传下来。

——品牌识别混乱,无法保证品牌形象统一

很多民族医药企业,在形象的企划上,认识不够,导致对诸如视觉形象等方面的企划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系统的CIS,没有自身民族医药企业的个性特征形象向受众展示。很多民族医药企业连起码的标志都没有,更谈不上系统导入VI视觉识别体系的实施和完全执行。一些民族医药企业,虽然也找一些广告公司设计标志,但缺乏系统的推广与管理、缺乏执行,只是作为一个挂在墙上的物而已,没有完全认知这个标志设计的真正意图和实施的意义。如同现在大部分医院,没有自身的标志,都是同一式的“+”标志,但这是红十字标志,并非哪个医院的标志。

在形象的传播上,很多民族医药企业也认识不够,导致对民族医药企业形象的传播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对自身民族医药企业的个性特征形象向受众展示,往往在民族医药企业形象的传播上,陷入凌乱、分散、点滴状态,这样,很容易使本来有限的传播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充分利用,导致传播资源和传播成本的浪费。

比如:源安堂的商标系统就存在多元乱象,没有必要注册两个字体的“源安堂”汉字商标,没有实现系统完善整合,也造成商标资源的浪费。这个也许是企业对商标知识的认识缺乏造成。

在传播民族医药企业形象的运作过程中,需要对民族医药企业形象进行同一规划、统一定位,对民族医药企业形象的传播进行合理规划,实现有限资源的整合效应,充分利用传播成本,实现成本最小化、传播效应的最大化。

 

 [品牌专家-许广崇 小简]>>>>>>

许广崇,署号许高崇。中国年度100位优秀品牌专家第三届中国管理大奖管理专家奖品牌中国年度人物及系列活动评委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房地产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中国国际品牌发展战略联合会专家团专家,高崇品牌机构[国际]CEO。著作《品牌道和术》、《区域市场道和术》、《民族医药企业道和术》、《新基业长青》(合著)、《广告?品牌?》(编著中)。1965319来到人间,广西天等人,书法家,文案怪才,品牌咨询顾问,培训师,设计师。

高崇品牌机构[国际] CEO-许广崇

高瞻而能远瞩   崇德自有风尚

 

文章散见《中国医药报》、《医药导报》、《医药经济报》、《中国药店》杂志、《21世纪药店报》、《粤港信息日报》、《市场周刊》杂志、《销售与市场》杂志、《华夏酒报》、《中国酒》杂志等。多家报刊和网站特约记者、撰稿人、专栏作家。

上海盟友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

南宁高崇策划咨询有限公司CEO

世界咨询师网CEO

企业策划网 CEO

美国认证协会认证讲师

中国国际品牌发展战略联合会专家团专家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房地产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

人事部商务策划师培训认证特邀讲师

新华培训网培训顾问讲师

广东培训网高级培训顾问讲师

广西广告研究会专家顾问

价值中国网专栏专家

博锐管理在线专栏专家

品牌道和术首席执行官

品牌中国联盟专家

品牌广西联盟首发倡议者

阿里巴巴直播中心嘉宾

城甫医院集团首席品牌顾问

贵州九阡酒品牌顾问

盟友经理人俱乐部创始人

盟友经理人沙龙发起人之一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60号 瑞士花园 银湖10B802

邮编:530003

电话:0771-3078087  13768275376

e-mail:[email protected]  QQ:330236576

专家官方-许广崇品牌道和术   >>>>>> http://www.xuguangchong.com

机构官方-高崇品牌机构[国际] >>>>>> http://www.gaocho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