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人,点亮心中的红烛


机床人,点亮心中的红烛

谢良福

 

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期间,当我第一次走近玉环机床人的时候,他们留给我的都是那种不拘言笑、缺乏热情甚至冷漠过度的印象。有幸进入玉环县机床行业协会工作,通过进一步了解他们,我发现,他们的冷漠,原是工作热情过度使然。因为机床人整天与冰冷的机器零部件打交道,工作起来没白没夜。他们在预先设定好的数控程序间,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追求机械功能的精准,严肃地对待每一个生产环节,只有出成果了才能表现内心深处的几多轻松与愉悦

因此,专注的神色,是他们工作时的表情;慎密的思考,是他们的关注时的表现;严谨的态度,是他们管理中的常态;执着的印象,是质量第一的习惯。此外,他们的胸中始终涌动着一股激情,专注于科学管理、创新发展与品牌打造,坚定着振兴我国装备业的信心。

自然,由微尘堆积的高山终归要叱咤风云,由细流汇聚的大海免不了声势浩荡。一群“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一个富有激情的群体,一旦遇到爱心的撞击,自然会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经过黑色的5.12,见证亿众一心的抗震救灾义举,在每一个玉环机床人的身上,无不一一表现出“挣钱最终是为了回馈社会”的广阔胸怀。

一场波及全国的地震,袭击了毫无准备的汶川与边人民。无情的灾难已经发生,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中。玉环机床界的领军人物——我们的会长,次日一早便要求秘书处布置捐款事宜。他随时带着笔记本电脑,在会议与接待客人的间隙,及时打开电脑,关注每天的新闻报道。向大家介绍灾区人民的悲苦,介绍国家领导人及时奔赴余震一线的消息。15日当晚,在协会组织的捐款动员会上,会长十分动情地还为大家念了他接到的一条短信:“也许现在仍有部分不幸的群众身陷绝境,也许今夜又有无数的灾民和武警官兵要在震灾中无眠,也许马上又有欣慰的营救进展给予我们心灵些许慰籍,也许……真的有太多令人几度哽咽的也许,但是请相信一点,雨后总会有彩虹,我们众志成城,在震痛中凝聚信心,在救援中同心协力,为所有受灾的群众祈祷平安。”

一边是令人担忧的灾区情况,一边是救援的种种感人事迹,这让我深刻集会了危难时刻携手互助的道理。地震的发生,触动着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本能的情感关爱暖暖流露,异地的同胞之心紧紧相连。“举国上下,全民一心”,不再是一句口号。会长通过动情的讲述之后,再次呼吁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灾区的生命奉献一份热情,一份爱心与一份信心,力能所及地以各种方式,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于是,玉环机床人积极行动走来,纷纷解囊捐款。他们除了要响应各村镇组织的捐款动员之外,还到协会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捐助。

  519日,有不少会员企业将捐助善款送到协会办公室,送上对灾区人民的常情厚意。当秘书长接过一位老总的又一次以个人的名义捐款时,为他的义举深表感谢。但那位老总却说:“没有人知道,灾难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降临。那些不幸的罹难者,只是我们的替身而已,因为他们的离去,所以我们还活着。每一个生者,都必须行动起来,责无旁贷地抗震救灾,帮助那些受到创伤的精神家园……”

秘书长听后,为之动情。他说,是的,面对死神,有多少人能勇敢地与之作战,这种超越了死神的爱心是最伟大的。他们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现在,我们玉环机床人,都已经为灾区人民点亮了心中的红烛,让我们为灾区的父老兄弟姐妹早日获救而祈祷吧;也为所有身在汶川和四川灾区的铁血战友以及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们祈祷;祈祷他们毫毛无伤,骨肉团聚。

佛前的红蜡烛,是不可或缺的供养,它是光明与智慧的象征。玉环机床人心中的红烛,则是致力于事业的热血凝聚,是爱心奉献于灾难求助的激情写照。它不仅照亮了致力于回报社会的情怀,照亮了业者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巨大信心,而且还照亮了我的热情与爱心,照亮了因工作的荣幸与责任的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