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子女提拔后被宣布无效


  这则消息,挺鼓舞人心的。比让我们知道有多少太子党成为党的后备干部,更鼓舞人心。

  团干部吃香,似乎是最近几年大家一致的感觉。做过团的工作,或者有过团的工作的背景,升迁就很快,就很容易得到重用。这种情形,让许多没有团的工作经历的干部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

  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我国用人的一条基本准则。但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做到。讲起来是不拘一格,实际执行起来却是跟风。

  跟什么风?跟上头的风。上行下效。上面喜欢用什么人,下面也跟着用什么人。这一波上面用A名牌大学的,下面也跟着用A名牌大学的;那一波上面喜欢用B名牌大学的,下面也跟着用B名牌大学的;这一波上面喜欢用工科背景的,下面必用工科背景;那一波上面喜欢用文科背景的,下面必用文科背景。诸如此类。

  现在好了,从中央到地方,团派干部日益走红。这给许多心术不正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本溪出的这件事,就是一个典型。好在现在用人需要公示了,需要公开透明了,百姓可以有监督的机会了,算是及时制止了一次在少数人中选人、由少数人选人的不良现象。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也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一次小小的胜利。

  但是我们不应该陶醉于这样浅薄的胜利,而应该认真地进行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样来杜绝这样的情况?中央领导最近不是明确指出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吗?违背道义,先安插子女和亲属到关键岗位,这能叫以德为先吗?我看以德为先,先要从组织人事部门做起。没有组织人事部门的以德为先,就不可能有干部选拔任用的以德为先。

  在干部选拔任用这个问题上,必须强调五湖四海,必须强调不拘一格,否则,结果必然是用了一部分人,伤了另一部分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