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昼:“他们”惹起的讨论——谢答陈嘉珉先生


价值中国网 > 文化/社会 > 杂谈 >

 

罗昼:他们惹起的讨论——谢答陈嘉珉先生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2/18/99730.html

作者:罗昼 | 原创 | 2008-02-18 11:19 | 获1票

标签:讨论 他们

 

近日嘉珉先生就笔者的《堕落的文化,颓废的崇拜》、《什么是真实——兼与陈嘉珉先生商榷》二文提出了再商榷和交流(见《关于堕落颓废——与罗昼先生交流三点意见》一文)。实际上,这是一种学术上的探讨,即使观点相左,甚至于涉及到观念,也依然是一种学术或学术思想上的探讨。

 

如今网站林立,一批一批的学者如雨后春笋,然而凭心而论,我们的学术领域、思想领域缺乏真正的交流和讨论。能够有人站出来提出问题,再有人针对问题进行开诚布公地商榷和研究,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举动。

 

嘉珉先生和笔者商榷的这篇文章有理有据,让人不能不首肯赞同。特别是引用笔者的一些观点,大都在致命处。或者可以说,嘉珉先生的这篇文章,也代表了相当多学者的观点和看法,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那一类。

 

因此,笔者首先要感谢嘉珉先生的这篇文章。

 

然而,嘉珉先生和多数看了笔者的那篇引起争论的《堕落的文化,颓废的崇拜》的学者恰恰忽视了笔者的特指,也就是界定:他们。

 

笔者从来不敢站在当代青少年的对立面,想都不敢想。如果换个角度,笔者应该写一篇标题就叫做《恪守道德与远离诱惑》,这当然是一篇肯定绝大多数年轻人的文章,想必不会引起反感。可是角度不代表存在,多数人存在不代表少数人不存在,少数人存在更不代表多数人存在。这不是绕口令,更没有什么逻辑学,只是表明这里面的少数人已经成为人们应该关注的群体

 

我们不应该做护花使者(不是采花大盗的反义词),看到问题就应该承认,就应该想方设法解决。在学术上只能探讨,因为这既不是学者的责任,又不是学者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在笔者的这篇文章发出来不久,笔者看到了中国政府决心在今年要花大力气清理网络垃圾和解决因为网络的不健康给青少年造成的影响。为此,笔者感到欣慰。

 

笔者那篇兼与嘉珉先生商榷的文章,只是为了说明什么是真实。当然,笔者知道真实不等于道德。但如果说他们沉迷于网络上的不良吸引以及他们敢于以接受各种垃圾、各种不健康内容或形式就是一种真实的话,笔者万万不能同意。

 

不错,明天是他们的,未来是他们的,甚至现在就是他们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够把大好形势、丰硕成果就如此随便地交给他们中间的他们因为他们不是健康的社会人,他们当然更谈不上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长期以来,我们对资产阶级只是一种简单词义上的理解,而已。

 

那么,嘉珉先生作为一位饶有成就的中年学者,为什么又会拨冗与笔者就如此一个问题进行商榷呢?究其原因,大概一是笔者的这篇引发争论的文章《堕落的文化,颓废的崇拜》的一部分由来,是发自笔者更早的一篇题为《中国这个诗歌大国在走下坡路》,二是笔者没有重视对他们一词的特别解释。后者应该是主要原因。

 

不管怎样,笔者依然要再次感谢学者们,特别是陈嘉珉教授。他们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他们自己的授业解惑的工作,有他们自己的关注点和社会圈,因此他们在百忙之中对笔者的哪怕侧目、乜斜,也值得笔者的感谢二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