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这一点,知达有点着急起来,暗暗警告自己:这种现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否则人会越来越没有精神。可越是担心,种种的不良反应越是变得明显,自己也觉得整个人变得更加恍恍惚惚的了。经过如此几番的恶性循环、自我暗示,知达的恐惧愈来愈严重,终于担心地想到,要检验一下自己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万一脑子出了问题变成神经病人就麻烦了。
那时在知达周围精神失常的人特别多,而且那些人受到的歧视比知达这样的肢体残疾人更加厉害。知达想,我已经有了肌体上的残疾,如果再添加了精神上的残疾,那还怎么活得下去?想到这里,更是不寒而栗。
知达绝对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无论如何不能成为一个精神病患者。这个信念越来越强地控制了知达的大脑。他想到了一个自我检测的方法,他在邻居中象棋下得还可以,他想,只要他还能下象棋,脑子肯定就没有问题。于是他找来老对手下棋。可是棋盘才摆好,他就暗暗喊不妙,因为他发现棋子在他眼前直打晃。对方走了一步,他看了半天也不明白对方的意图,以前他最起码也能看出对方七八步棋。老对手一连杀了他三盘,一点没费事,甚至疑惑地问道:
“你怎么回事,是不是在想什么心事,怎么今天的棋这么臭?没劲,没劲,不下了。”
“不,不,没有心事,哦,是,是,我今天有点头晕。”知达慌忙掩饰道。
知达不甘心接受这个检验结果,又想出了另外一个自我检验方式。他找来了一本小说,一本他以前非常喜欢的小说。正常情况下,他的阅读速度非常快,几乎是一目十行,而且,看过后能立刻复述出书中的内容,体会出故事的含义。还有一个特点,是在阅读时能走进书中描写的境界,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亦喜亦悲,完全能忘记周围的一切乃至时间的流逝。他想只要还能这样投入地阅读,他的脑子就肯定没有问题。可是当他拿起书时,却怎么也看不进去,看了十几行,一个字也不记得。他强迫自己看下去,甚至还读出声来,可是看到第二页时,依然完全不记得前一页的内容了。
知达再也无法否认自己的大脑出了问题,心理充满了恐慌。可是他没有地方求助。父亲在远离县城的镇上的中学教书,平时不回家。母亲的肺结核病复发,刚刚出院,按照医生的要求还应该在家里继续休息静养,可是母亲担心超过了有薪病假限定的天数要扣工资,只能强忍着去上班。每天下班后还要顾全家大小的吃饭穿衣,几乎没有时间来过问他。
再说,知达从小也从来没有和父母谈心的习惯。家中兄弟姐妹五个,都是自己管自己。大哥已经下放去了农村,就算回城,除了在家吃饭睡觉,很少呆在家中。二哥已经进工厂做学徒工了,上三班倒,工厂有了集体宿舍,什么时候在家,什么时候不在家,也搞不清楚。妹妹和弟弟还小,知达的心思自然更无法跟他们讲。
知达完全被这个自我检测的结果击垮了,他日益担心这种状况继续恶化下去必然会使自己变成神经病。他必须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趁他头脑还清醒,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越是这样想,越是紧张,晚上很早就上床睡觉,但是直到天快亮了还没有睡着,他第一次失眠了。
知达不敢把这一份苦恼、担心、恐惧对家人说,更不敢对老师和同学说,仍坚持每天上学。好在那时候老师和同学对学习的热情都不是很高,作业也出奇得少,很容易就应付过去了。可是晚上的失眠、消沉、担心、焦虑、忧郁、还有恐惧等像大山一样压着他,他终于被压倒了。这天早晨他对上班去的母亲说了一声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没有去学校上学。
(未完待续)
200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