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珉注] Pc100网友所评本人文章《“民主科学”顶个“球”》: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3/29/60806.html
Pc100:评陈嘉珉《“民主科学”顶个“球”》
http://bbs.263.net/public.jsp?m=$ViewMode&forumID=94&cateID=3
Pc100 发表于 2004-05-19 09:23
陈嘉珉先生的解释挺有意思,第一次看到关于这个“球”的说法,佩服佩服。
那个雕塑,是某一届的毕业生捐献的(似乎是88届还是89届)。雕塑塑造的是两个英文字母:S和D ,也就是Science和Democracy ,科学与民主的开头字母。因为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期间,北大所提出的口号就是要讲科学,讲民主,将“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请到中国来。
雕塑的S和D两个字母,并不是截然分立,而是相互交合,扶助支撑在一起,其中S的顶头笔划高高向上昂起,陈嘉珉先生文中所说的那个“球”就立在“S”的笔划的顶上。
讲民主与讲科学,这是北大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历经磨难,却依然植根于许多北大人的心中。当我看到这个雕塑的时候,回想起这个雕塑树立起来的年代的那些往事,也为这些树立雕塑的人们的执着,和那种虽九死其尤未悔的信念所深深感动。同时,也对那些在风雨的洗礼中保护了这个雕塑,让它一直保留到现在的人们而深表敬意。
当然关于这个雕塑,也有另外的一些传说。有传说当年设计者故意设计出这样一个雕塑来,叫做“扭曲的科学与民主”,“让民主靠边站,科学顶个球!”通过这个雕塑,表面上赞扬北大所追求的这种精神,实质上也讽刺当时的社会现状。学生塑雕塑当然要经过学校同意。我相信校方其实也并不傻,不至于什么感觉都没有。而他们依然允许了这样一个雕塑的树立。
在从俄文楼通往未名湖的一处幽静的小径旁,有一个人的胸像雕塑。雕塑前常摆着人们敬献的花束。这个人静静地在那里,注视着北大的步履。他得到每一个北大人的尊敬。他所提出的“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得北大具有一种恢弘的气度,能够容纳不同的声音在这里碰撞与激荡。他就是蔡元培,北大的老校长。这个方针传承至今。89之后,北大校长依然敢说:中国最马克思主义的人和最反马克思主义的人,都在我们这里!相比之下,活人尚且包容至此,一个“民主靠边站,科学顶个球”的雕塑,又何足道哉。(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