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弟弟:
见信如面!
欣闻你凭自己的真正实力被常德华天大酒店聘为金阁厨师,首先为你祝贺!身为兄长的我也倍感欣慰和骄傲。我相信,远在天堂的父亲,此刻也一定会像以前一样,看着我们拿回家的大大小小的奖状而满脸笑容,甚或,斟一杯母亲酿的米酒,一小口一小口抿出难以抑止的喜悦和惬意的。
我们兄妹三个,我长妹妹五岁,长你六岁,可以说,你们都是在我手臂和背上长大的。因为年龄的差距,你和妹妹对家族的历史和父母艰辛的创业史都不够熟悉和了解。长兄如父,父亲过世后,我有责任和义务将家族的优良传统全面、准确地向你诠释和交接,你已经结婚生子,是名副其实的“父亲”了,要真正承担为人夫,为人父的全部责任和义务。今天,为兄就选择很小的一个细节,和你聊聊父亲在世时经常和我聊的“男人”话题:我们要做怎样的男人?
要做一个善良的男人。我们应该都很清楚,父亲患病和过世时,父亲在亲戚、朋友和乡邻心目中的分量——许多的人亲自来探望父亲,更多的人为父亲的胃癌寻医问药,年近八旬的外婆甚至亲自跑到南岳衡山为父亲祈福……父亲去世时,所有亲戚不远千里赶来,许多以前和父亲共事过的工友甚至请假过来为父亲送葬,为父亲敬献的花圈绕着村中的晒谷坪密密摆了两圈。村中的老人们现在都说,前后二十年,只怕是再也看不到像父亲这样隆重和让人悲伤欲绝的葬礼了。我们的父亲,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且长年累月奔波在外,一年最多农忙和春节回家两趟,“日久生情”的成语显然不适合用在父亲和亲朋好友、乡邻们的情分上,为何父亲能得到如此多的尊重和热爱?因为他每次都会最后一个将施工现场的卫生打扫好,因为他会为遇到的每一个乞丐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哪怕再微不足道的帮助,因为他每次回家都会带来许多的食品、礼物和全村人分享,因为他每次干活都是最卖力的一个,因为他会主动为村中的孤寡老人挑水并嘱咐我们也如此坚持,因为他主动牺牲稻田刚施完的上百斤化肥而让别人家的秧苗灌水,因为他从不与工友、村民因为蝇头小利发生任何口角,因为他总是最后一个盛饭,因为他总是第一个开工,因为他从不收受徒弟们的“拜师费”,因为他总是鼓励同样贫穷的村民努力维持孩子的读书,因为他碰到老弱病残身负重担,哪怕多走一段冤枉路都要帮助人家肩挑手提地送到终点……这样的小事太多了,有些是我们亲眼见到的,更多的是和父亲相处过,得到过父亲帮助的人口中说出来的。是的,我们的父亲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木匠,是很渺小的“下层”人物,但我们可以说,父亲的心灵是最纯洁无暇的,他的心中,装满着爱。这种爱,绵长而广博,让父亲的一生,逐渐丰满和崇高无比。
要做一个诚信的男人。父亲生性木讷,不善言辞,惟其如此,我对父亲的“守信”和“一诺千金”印象非常深刻。父亲从不说谎,哪怕是善意的虚与委蛇。我记得98年夏天洪灾时,我刚好放暑假在家。父亲答应近十里外的一户人家上门做家具,结果,当天晚上,洪水来了,一早,父亲就背上他的工具箱要出门,母亲那次很生气,泪流满面地和父亲大吵了一架。一则洪水退后满屋泥泞要清扫,一则洪水还没完全退却,许多路段还淹没在黄水中,担心父亲危险。但父亲还是无比决绝地走了,也不知道父亲是如何翻山越岭赶路的,硬是在约定的九点钟赶到了雇主家里。结果,人家根本没想到父亲会履约前来,只得临时匆匆忙忙地为父亲重新赶做早饭。完工后,雇主全家带着即将新婚的女婿到家来,送上双份的工钱(父亲死活不依,最终只收了一半),一连串地道谢,说了这么一句话:只要是张师傅说过的话,就算洪水都冲不走!
要做一个正直的男人。我们的父亲,虽然从来不和别人因私人利害关系发生争执,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真的是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男人”!记得小学二年级,有一次我因为淘气,将村中红棉奶奶种的一个南瓜偷偷开了口,放进几颗发酵的“酒丸”酿“南瓜酒”。父亲从母亲的来信中知道后,立马请假从韶关赶到家中,尽管母亲之前已经因为此事将我痛打了一顿,并且赔了红棉奶奶两个南瓜,暴怒的父亲还是将我捆在楼梯上,用竹篾抽得我遍体鳞伤,再次领着我到红棉奶奶家中跪着道歉,还坚持着到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将我的“盗窃”记入档案。除此以外,父亲因为提醒别人不要上当挨过公交车上“耍三张”的拳脚,因为在列车上指认扒手挨过刀子……但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父亲看到“不公、不平、不义”之事,必定会第一个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我们的父亲,身高只有162厘米,但他的身影高过世间许许多多的海拔。
要做一个务实的男人。父亲生前总是告诫容易骄傲自负的我,“麻雀认为自己飞得高,是因为没见过老鹰飞在它的头顶上”。父亲的一生,非常平凡,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他之所以能获得如许多的人如此崇高的评价,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务实”。父亲在世时,从来不会说“我要怎样”,“我想怎样”,他有句口头禅“蜘蛛有丝肚内藏,耍出把戏看把戏”,他的“诚信”品格是愚兄我远远不及万分之一的,并非我不诚实或虚伪做人,实则我远不如父亲冷静和慎重。父亲从不许诺他力有不逮的事情,因为他宁愿被人误会为不够仗义、不够热心也绝不让别人“希望而来,失望而去”。父亲曾经给我打过一个比喻:是农民就本分地种好庄稼,是老师就本分地教好学生,有多少铁,打多少钉。父亲的务实,让他时刻保持谦虚和踏实的言行姿态,也正因为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才使得他带出的每一个徒弟都大受雇主好评,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他的务实,也最终让他在身无片瓦的空白基础上第一个在村中建起了瓦房;他的务实,还让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自己最终掌握了家具、房屋图纸标准设计、制作技能,不少的工程师都对父亲的设计图纸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