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上仙都太姥山(二) —— 雾里看山情真意切


 临出发了,我还是会把太姥山叫成天姥山,因为李太白诗仙的浪漫主义大气派植根过深了,想那飘飘仙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何等的气概与风范!于是范导想加以更正,大意是说太姥山雪藏得太深了,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机不是很对头,如若当年李太白游过太姥,那流传千古的当是此太姥,而不是彼天姥了,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出现的神奇意境在浙江新昌的天姥山并不是十分鲜明,而在这太姥却能一一呈现,乃至很多地质学家及相关专家都提出,或许当年诗仙神游的正是太姥。把范导的此番言论且搁置着观望,把它理解成一个本地导游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或者对职业的操守,然后带着些许质疑的悬念连夹金庸小说“天山童姥”之类的想象出行了。

山海大观——海上仙都雾迷幻

      旅游车把我们送上半山腰的停车收费处,车子在盘山路上盘旋上升,这种行在山路上颠簸的晃动感和在平坦公路上奔驰的安全感甚是不同,加上山坡坡度较大,陡峭的山体叫你感觉像是在乘坐云梯,直上直下、要直插云宵般的晕眩。车内导游给我们播放的是刀郎的专辑,偶尔夹杂着同事的小声议论,当播放那首《冲动的惩罚》时,有个把男同事忍不住发声附和,一个年轻女同事便对她身边的另一个女同事表达了对这首歌的反感,看来小滕不喜欢这样直白热烈的风格,带过一眼,“窥”见MTV画面中的女子多为身材高挑、性感妖娆的曼妙女子,确是容易引起个把清秀温婉的江南女子的异议吧,个人喜好不同而已,后面有他翻唱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及一些藏族等少数民族风情的民歌,下山时改成了听零点乐队的歌,MV里的画面多是大理等风景名胜地,多少和眼下的观景带了点牵扯,也算是合宜的附加值了。偶只觉得此良辰美景不太适合卷入这样的争论,我自然把全身心重点放在了两眼上,靠窗的位置是我和一同事交换来的,离了家,出了市区,进了大自然,换了天地,放下了工作与琐碎,真有恍如隔世的失重与飘渺。而眼前巧夺天工的大自然美景却是那样真切,扑满生机勃勃的绿,群山延绵,苍翠;丛林茶场,墨绿;草丛梯田,青绿;山上多奇花异树,空谷兰、雪芽茶、云雾草、感触树、相思林等,都在导游的指点下一一亮相。


     
     水波荡漾东海边,一座仙山傲然立。太姥山麓雄峙于东海之滨,空气湿润,语说水灵灵的,有水便带了灵气,我们出发得早,加之树阴浓密,水气凝重,大雾弥漫,云蒸雾腾,形成茫茫云海。云雾飘渺,变幻莫测:云至,云浪翻腾,盖天藏地;雾起,蒸腾四散,漫山遍谷;人立峰顶,飘飘欲仙。群峰在起伏的云海波涛之中出没沉浮,若隐若现,时而全然不见,使人直展天际,将我们置于腾云驾雾、凌波微步的意境;时而有几座探出“头”来,像调皮的孩童,争着邀宠;还会有几座木屋、草屋在白云的缭绕合围之中惊现,呼之欲出,正是“白云深处有人家”了,有同事就说,或者这山上在未开发成旅游区前,本就是有居民住户的,我信了这点。在恍入仙境中迷醉,忽地,车窗内已射入几缕柔和的光线,于是紫霞仙子开始离合变换,她那纤纤玉指在云雾这把仙琴上“轻拢慢捻抹复挑”,幻化出出各种撩人的姿色,浓雾迎着日渐东升的旭日,渐渐散开,一会是“薄雾浓云愁永昼”,妖娆妩媚,一会又碧纱轻笼,迷茫秀气,使太姥山麓充满了神秘感;太阳渐渐昭示它的辉煌,穿过薄雾,柔柔地洒向山郦,让太姥群山在山外来客面前昭然若揭。一山屹立,云说苍茫。“山增海阔,海添山雄,山海相成,浑为一体”,在这“气蒸云梦泽”之地,传说诸仙每年到此聚会一次,所以太姥山素有“海上仙都”的美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群仙居住的神圣地方,能叫人领略多少的神奇?!

博大母爱——太姥娘娘闪灵光
    
     待车窗外云雾散尽,车内刀郎的歌唱了四五首过后,随着与景区的慢慢靠近,海内外行者投资1200万兴建的太姥娘娘塑像沁入眼帘。范导停下了歌曲播放,转而给我们讲了太姥山的三个相关传说,最广为流传的是说,相传早在黄帝时,太姥山上就有术士在此炼过丹。尧帝时,山下有一老妇避乱上山,开始在山中修道,羽化成仙。她培育出的一种叫“绿雪芽”的茶叶曾治好了山下不少患小儿麻疹的孩子,村民感激她,尊称她为“太母娘娘”,后人称此山名为“太母山”。到了西汉,大臣东方朔奉汉武帝命,敕封天下名山,将其改为太姥山,一直沿用至今。太姥娘娘的塑像也一直伫立在这仙山之上,像一位守护神 ,迎来送往一次次的晨曦朝露、朝霞余辉,守护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民。塑像立在山腰,我是在车上远远观望的,并不能很好的看清,建造者这样的设计用意成就了其作为“神”的威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好在她作为一位怜苦济贫、乐善好施的母亲形象随着有关她的美丽传说可以深深铭记在我们的心田,她和蔼安详的轮廓、她的慈眉善目,甚至她操劳的皱纹于我们都还有再想象再“创造”的空间。



     
      在隔海相望的海峡两岸,台湾有妈祖,内地有太姥。“海上求妈祖、山中拜太姥。”太姥娘娘,您是远古先祖妈妈的化身,您是基督教徒心中的耶和华,您是佛教徒心中的如来佛主;您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神哦,这神却又是亲切可感、慈祥可亲、平易近人的母亲;您是我们人们心目中的信仰啊,这信仰却又是只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带任何精神枷锁的真切所在;您淳朴的美丽曾在远古至今的时间长河中被千重山峦隐没,您博大的母爱化作太姥山横空一座;您亲手捧出火热喷薄的朝阳,给人们带来温暖关爱、欢乐祝福、吉祥如意,人间华彩也为您浓抹吉顺的年轮;您怀里揽日月、胸中化万象,您象地永恒,象山巍峨,您像太阳灵光四射,每块山石闪烁您赐的灵光,便有了灵动的生命,生生不息。

石的雕塑——夫妻峰永恒相爱


    

     下了车,已离地面海拔几百米了,车子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我们也准备开始脚下的征程。这时,我们已经能瞧见太姥山群峰的全貌了。在众山峦中,一眼就能找到太姥山群峰,望着这些象形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现在只能瞧见全体,但其中已有一对可以看出形体所似,得其象形意蕴了,那便是著名的是被称为太姥山标志景观的夫妻峰。他们行相依、心相连,朝朝暮暮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任春来冬去,看春秋世事,沐千年风雨,听万古评说,历经风雨还坚韧,在此系列文章的序中已经提到了它,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细节的变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虽然他们无语,他们沉默,但其神髓是全人类共同体认追逐的,那便是真爱。古今多少相爱人,谁解爱的真谛?来看看夫妻峰吧, 温柔相拥轻爱抚,耳边呢喃轻细语,千种风情万般爱,一片真心撼天地。自古在人类爱情经典《孔雀东南飞》中就用“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来比拟爱情的忠贞坚定。“坚如磐石”,是的,化作坚石,情爱永恒。变换了是人间,不变的是情意。一任流年暗中偷换,坚贞的爱情矢志不移。 夫妻峰、亲子峰,他们把爱裸露在苍穹下,把爱展示在人世间,化为石头仍旧依恋,风雨见证,日月为鉴。 他们的爱被人们发现、被人民议论、也被人们咏叹,他们却永远默默无言,沉默是他们最后的语言,他们只厮守一个坚硬的心愿。用不着过多的发问,看着夫妻峰无法言语的岩石,你的目光会含情脉脉,你的明眸会清澈透明,你的心花会温柔绽放,乃至整个人也生动丰富起来。在众多爱恨的面前,只有夫妻峰这样的岩石才懂得也做到了永恒。还有望夫石、三生石,诸如此类有传说故事的岩石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身前她定是一美丽的女子,而他是一俊郎的男子,他们都遭遇了怎样的经历,怎样的爱情啊,这些都在我们的美好想象中自由延伸……

     太姥山的这些象形石就象巨大的岩石雕塑,像某个抽象雕塑艺术大师的杰作,把我们带入“雕刻时光”博览厅,展出了成百上千巧夺天工的雕塑品,各具匠心,浑圆状、球状、锯齿状、城堡状、板状、柱状,像人、像事物、像动物,像某个动画场景,自成风貌,不一而足。导游介绍说,太姥山多花岗岩峰林岩洞,太姥岩石属燕山晚期,距今约有一亿年,经过长年累月的地壳变动和风化,奇峰怪石搭构起纵横交错的洞窟,各具形态。民间传说的各种象形石多达360处。在大自然的创意和爱恨的情感语言面前,我们心底的敬意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