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毒品”祭先人,清明?
在第一个国家规定的公众假期清明时节,全国各地扫墓大军真可谓浩浩荡荡,热闹非凡,不但出现了交通拥挤,而且祭奠方式也五花八门,有的更是标新立异,违背祭祀的常规常俗。不说有的政府部门公祭也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而民间的祭品更是让人啼笑皆非,瞠目结舌。除了往常的巨额冥钞、中华烟,洋房、轿车外,一些商家还别出心载地,制作了供阴间“娱乐”用的,冥纸“天堂麻将”;供先人包“二奶”的纸制美女,及“避孕套”工具,还有供先人在阴间享受的“摇头丸”等冥祭品,商家煞费苦心地挖空心思制作,后人违背祖训地新新另类“祭祀”,将第一个公众假期的清明祭祀演绎的“淋漓尽致”。
清明我们该祭什么?第一个清明节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反思?清明扫墓,本是一种生人与逝者之间情感交流的行为,是生人寄托哀思,缅怀故人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清明烧一些纸钱,放一挂鞭炮,是生人对逝者表示的一种尊敬,一种心意。而现在有的人不但改变这种传统的祭祖仪式,而且用一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祭品进行祭奠,这不但是对逝者的不敬重,而且是对中国清明传统文化的亵渎。像“二奶”、“摇头丸”这些行为和东西都是明令禁止的,而我们有的人不但背道而驰,而且大力渲染这种不良风气实在是不可取之行为。 在这第一个清明过后,我们该反思什么?
我认为,首先要反思的是,有关部门应该规范清明祭品用品市场。既然像“包二奶”这此法律明令打击的行为,像“摇头丸”更是国家严厉禁止的毒品,就应该禁止销售市场,不能任由市场任意妄为地出售;纵使是假的,也不能任其泛滥而为;其次,既然国家已经将清明定为法定假日,那么就应该大力倡导绿色清明,文明祭奠。真正还原于清明祭奠文化内涵本意,同时,我们要想更好地发扬民族的“节日”文化,过好中国传统节日,通过传统节日学习民俗、了解民俗,既深化、丰富了过节的内涵,也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发扬,通过清明的祭祀来寻找共同的优秀价值观。只有如此清明,才会实现下一个清明的真正清明。
二〇〇八年四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