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空置”无异于祸国殃民


“粮库空置”无异于祸国殃民
周晓翔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日前,记者与化名温涛的东部某省农科院研究员以“调查粮食害虫”的名义前往安徽当涂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许多粮库早已空置多年,还照样再向国家虚报库存,骗取保管费。并且不以为然,认为“全国都一样”。(4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这个结果验证了袁隆平院士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一份有关粮库空置问题的提案。这个提案指出,一些地方粮库空置,为了“双重套利”:向上,套取国家保管费;向下,则通过倒卖储备粮获取巨额利润。“他们可以从国家拿补贴,还可以拿仓库来存其他东西,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问题的严重性是大家可以想象得到的。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储备粮中,20%当作部队战略储备用粮,20%为城镇居民用粮,还有10%国家应急调用粮。因此,“粮库空置”无异于祸国殃民。粮已尽却禀仓实,紧要关头,将危及苍生性命,此为一祸;虚报库存,骗取国家补贴,成为国库蛀虫,此为二祸;库存虚伪,让国家决策与调度建在“沙滩”之上,此为三祸;上下串通,虚报、虚查、虚管,虚假为荣的风气,腐蚀一代人,此为四祸;损害公信,动摇民心,此为五祸……
   “粮库空置”之祸不止于粮食。笔者曾经亲历过的油荒事件,也是虚报酿成。十五年前,西南某省会城市出现排队购买食油的现象。政府发布信息说,本市菜油储备充足,云云。本来,信息的依据是菜油储备的统计报表,结果一查,发现,菜油实际存量远远低于报表库存,该市实际上已到无油可供的边缘。无奈,市政府紧急从北方临时调运一专列菜油,才解燃眉之急。事后,该市主管副市长对虚报造假现象深恶痛绝,也称其为“祸国殃民”。
   “粮库空置”之祸还远不止于这些。类似的问题,在其他领域里同样存在。比如,上市公司业绩与信息披露作假,一些地方的房价信息虚假,最典型的莫过于各级政府首长对本地GDP的增长靠“拍脑袋”决定。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官生数字,数字生官”成为中国一大风景,“数字造假”,虚假“政绩”成为公害。让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屡屡遭国际经济学家质疑。
   细读安徽当涂粮库的调查报告,恍惚回到大跃进年代。其造假的做法在大跃进时代似曾相识,其应付的手腕与“放卫星”式浮夸风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当时为了迎合,如今为了利益。而粮库职工一句轻描淡写的“全国都一样”,让人不寒而栗。一些管理部门的走过场的检查,也让人寒心。而恰恰是同一天,各大媒体刊登了一则消息,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5日至6日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对照之下,笔者与其他许多人有理由担心:当年,个别地方能够骗过朱总理,再安徽当涂粮库大多空置的严峻情况下,如今总理说的“中国粮食储备充裕”中,又有多少是空仓?
    但愿,这是杞人忧天。

新闻连接:
http://news.sohu.com/20080407/n256131432.s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08-04-06/1733152999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