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莞住宅价格与去货速度专题研究》出炉



降价楼盘抢去货先机(主)


    本报讯 (记者 黄志军)昨日(29日)下午,东莞中原对外发布《近期东莞住宅价格与去货速度专题研究》,显示今年3月的普通住宅均价相比1月下降了8.31%,而去货速度却上升了3.74%,说明价格回调能有效提高出货速度。业内认为,2008年将是东莞楼市的调整年,价值回归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面对低迷楼市,价格调整将是开发商打破僵局,促进去货最理智、最有效的方法。


3月楼盘降价达19.57%
    据中原监测统计显示,2008年2月和3月开发商价格策略的选择有较大的变化,提价楼盘相对稳定,约占在售楼盘4成,而从2月到3月,挺价楼盘开始转变价格策略,纷纷加入降价楼盘行列。
     从降价项目数量看,2月成交均价下降的楼盘为占29.35%,而3月降价规模更达到58.70%,环比2月上升100%。说明在楼市低迷大环境下,开发商开始意识到调整价格的重要性,加之2月底万科、光大等品牌开发商打折促销效果明显,因此众开发商开始逐步下调价格,加入降价行列,以求带动去货。从降价幅度看,2008年2、3月东莞普通住宅成交均价降幅在10%以内的楼盘分别约占7成和6成。
    统计数据表明,进入2008年,东莞普通住宅均价逐步回调,3月,东莞全市普通住宅均价已回落到2007年全年月均均价5500元/m2附近,相对2007年12月全年峰值6804元/m2下降19.57%,价格回调态势明显。面对价量齐跌,市场观望态度浓厚,尽管部分楼盘适时进行了轻微调价,采取阴跌策略,但整体气氛还没打破;相反,部分楼盘积极相应“价值回归论”,主动下调价格、推出特价单位,促进了个盘的销售,也带动了人气,也在去货中抢的先机。
   东莞中原市场部经理车德锐指出,根据房地产周期理论划分,2007年可以说是东莞楼市的高涨期和危机期,而进入2008年,东莞楼市将步入调整并进入萧条期,这是大势所趋。对于开发商来说,由于银根缩紧、CPI上涨过快、股市萧条等利空等因素影响,2008年将是考验开发商营销策略和应变能力的一年,而定价策略将是决定开发商盛衰的关键一环。

 

降价促销助推出货速度
    来自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东莞2008年2月成交量严重萎缩,反观月底万科、光大等开发商降价出货,效果明显,因此,进入3月以后,市场降价风开始全面刮起,降价楼盘比率由2月的29.35%上升到58.70%,降价幅度由开始的10%以内开始扩大到10%-25%,更有降价幅度高达25%-30%或以上。
    从去货速度看,3月份降价楼盘的去货速度集中在0.49-2.34套/盘/天,相比2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去货速度增幅看,3月降价楼盘的去货速度增幅均为正数,增幅在48.97%-3185.48%,降价促销效果明显。
    在东莞降价楼盘中,剔除个盘素质影响后,楼盘降价幅度在10%以内的平均出货速度增幅约为48%;降价幅度在10%-15%之间的平均出货速度增幅约为77%;降价幅度在15%-20%之间的平均出货速度增幅约为528%;降降价幅度在20%-25%之间的平均出货速度增幅约为1200%;而降价幅度在25%以上的平均很出货速度增幅高达3185%。
    以景湖湾畔二期为例。该项目在2008年的月度均价同样呈现下降趋势,该项目在2月均价降幅为8.34%,整月售出8套,出货速度为0.28套/天,随后3月均价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降幅达23.73%,而当月售出套数为214套,出货速度达6.90套/天,降价促销效果明显(详见表2)。
    从以上可分析得出,在降价风普吹环境下,降价的幅度对促进出货的影响起关键性的作用,降价幅度越大,去货速度增幅越大。在楼盘降价幅度为15%以上时,楼盘去货增速明显,而降价幅度在25%-30%或以上时,去货增速效果最为理想,其次是20%-25%。(详见表1)
    车德锐认为,在资金链紧张的今天,无论是对项目前景还是对企业发展都是不利的;相反,部分开发商积极响应价值回归,通过直接降价,大折扣团购等优惠活动促销,效果明显,不仅去货提速,资金流动加快,而且有利于抢占先机。“先生存才能谈发展,所谓时势造英雄,谁更果断、谁更直接,谁将拥有发展的舞台。”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blog.sina.com.cn/canghai515

 
联系方式QQ:121759585 邮箱:[email protected]

 

自主创新是策划之根本
资源整合是策划之生命
核心价值是策划之灵魂
利润至上是策划之目标
品牌追求是策划之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 + 方法 + 努力 + 心态 + 激情 = 成功!           
    ——携手共赢,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