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一批企业通过实行厂务公开,加强了企业的管理和改革,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2002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通知,对如何深化厂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如何深化厂务公开、建设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论述。深化厂务公开是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搞好群众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力手段。而深化厂务公开,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和落实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企业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密切党与企业职工群众的关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促进铁路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化厂务公开,必须进一步清除思想障碍,形成引力
铁路企业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深化厂务公开,这既是跨越式内涵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深化厂务公开,首先必须进一步清除思想障碍,不断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一是深化厂务公开是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有效途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通过深化厂务公开,进一步落实依靠方针,就是政治上保证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二是深化厂务公开是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深化厂务公开,能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职代会的内容,同时还找到了职代会闭会期间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必将推动职代会各项职能的更好发挥。三是深化厂务公开是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有力保证。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等党的多次会议和中央领导的讲话中都明确指出: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监督是关键。深化厂务公开,不仅有利于加强对企业领导的监督,而且有利于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优秀干部可值此提高威信,表现不好的难以滥竽充数,进而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综合领导水平。四是深化铁路企业厂务公开是铁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化交通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论断。当前,建立现代制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管理科学。深化厂务公开,使职工群众更好地知情、议事、参与管理和监督,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决策、运行和监督机构,这将对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积极影响。五是深化厂务公开是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安全生产稳定和大局稳定的有效举措。厂务公开,让职工真正知企情,把职工真正当主人,才能使职工减少疑惑,情舒气顺,安心工作,爱岗敬业。多一项公开,少一项非议。多一项公开,多一分安定。这一点对铁路企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来说尤为重要,职工队伍不稳,安全生产难以稳定;安全生产不稳,社会大局难以安定。
二、深化厂务公开,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厂务公开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厂务公开有序、健康的推进。在组织方面,必须健全完善有党委牵头,党政共同负责,纪委、组织、工会及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机构,并完善厂务公开工作机构;在完善机制方面,必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党、政、工齐抓共管,业务部门具体承办,纪检、工会组织协调,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的运行机制”,保证厂务公开的扎实进行;在强化监督方面,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对厂务公开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厂务公开的健康发展。
厂务公开的领导核心是党委。各级党组织要把指导、保证、监督厂务公开制度的推行,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重要政治责任认真履行。对本单位的厂务公开一定要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必要的措施,提出必要的要求,对厂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情况要加强督促检查,当工作出现问题和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出面协调解决。
厂务公开的主体是行政。行政才是厂务公开的主体,大多数单项公开的工作,都必须由行政职能部门具体承办。行政领导想不想公开、愿不愿公开、敢不敢公开是厂务公开得以深化的关键。作为行政领导者,不能把厂务公开看作只是党委或工会的事。行政领导在深化厂务公开中是重要的责任人,要把厂务公开作为份内事,积极组织实施,主动为深化厂务公开提供方便和条件,在厂务公开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厂务公开的法定工作机构是工会组织,这与工会是职代会工作机构的法定地位相一致。厂务公开是职代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工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厂务公开的日常工作。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保证厂务公开基本载体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要注意运用其它多种形式,采取灵活、简便、易行的方式在深化厂务公开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当然,在深化厂务公开工作中,上级党委、行政、纪委、工会和干部部门,应加强对下级单位厂务公开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对厂务公开的工作标准和公开的内容要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要形成一套监督、评价制度,把领导干部是否执行厂务公开作为领导班于和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考核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要加强对下级单位厂务公开的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基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切实提高厂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三、深化厂务公开,必须进一步拓宽公开渠道,形成动力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随着和谐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推进,铁路实现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职工群众更迫切要求落实自己的知情权。而深化企业厂务公开工作,就必须让职工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笔者认为,拓展公开渠道,深化厂务公开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将厂务公开工作融于职代会制度,进一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凡企业涉及的重要经营事项、重要规章制度等,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近年来,不少的铁路企业先后实施了劳动、用工、分配、生产布局调整等多项制度改革。为赢得职工群众理解和支持,段及时把改革的方案、原则、程序、方法、步骤全部公开,保证改革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单位所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无一例外地提交职工代表审议,确保了广大职工行使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权利,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和完善了职代会职能,为厂务公开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此外,作为企业还应加快职代会以外制度的建设,如职工代表驻段联络员制度、民主议事会、公开栏等职工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好形式、好制度,都是对职代会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总之,要通过制度建设,把厂务公开融合到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
二是必须把厂务公开工作融于生产经营,确保安全生产。厂务公开向生产经营管理领域拓展,有利于扩大职工民主参与,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国有企业的职工既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作为铁路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好坏与职工的民主参与紧紧相连,如果职工没有知情权,就没有参与权和管理权,更谈不上先例当家作主的权利,依靠职工办企业就是一句空话。要通过这种形式,使广大职工真正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等情况,对于推动企业依靠职工民主管理,进一步搞好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襄樊工务段坚持把厂务公开融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依靠公开加强管理,依靠公开促进生产,依靠公开保证安全。坚持把厂务公开考核纳入双文明评比竞赛、党支部“创岗建区”、“五好支部”建设、车间“六好班子”创建、月度精神文明考核、班组达标升级以及物资采购、基建工程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每月组成由段工会、段纪委、党办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对三级公开进行检查考核。
三是必须把厂务公开融入职工群众民主监督之中,不断推进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程物资采购、干部任免等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职工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最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因此必须依靠职工进行监督。如果职工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等情况不知情,就谈不上发挥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要通过“公开”,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干部的廉政勤政情况置于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并通过职工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等工作,使职工群众的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在物资采购、工程承包、废旧汽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各个方面就能始终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实行“阳光操作”,置于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之中,实行了信息全公开、纪检组织全程参与、职工代表全方位监控,杜绝了“暗箱操纵”,消除了以权谋私,加强了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同时,也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干部和职工两个积极性,加强了企业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之间的双向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桥梁,使企业的重大决策和管理措施得到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推动了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是必须把厂务公开融入和谐铁路建设,从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推进企业制度的创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目前铁路企业正在通过跨越式的发展,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向生产经营管理领域拓展的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公开,为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铁路企业在运输市场竞争力。作为在铁路运输基础环节的工务部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和谐铁路建设发展目标”,通过深化厂务公开,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依靠职工群众,集中职工群众的智慧,进一步加快铁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落实科技兴段要求,为和谐铁路建设,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确保铁路安全运输创造有利条件。
一、深化厂务公开,必须进一步清除思想障碍,形成引力
铁路企业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深化厂务公开,这既是跨越式内涵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深化厂务公开,首先必须进一步清除思想障碍,不断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一是深化厂务公开是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有效途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通过深化厂务公开,进一步落实依靠方针,就是政治上保证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二是深化厂务公开是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深化厂务公开,能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职代会的内容,同时还找到了职代会闭会期间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必将推动职代会各项职能的更好发挥。三是深化厂务公开是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有力保证。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等党的多次会议和中央领导的讲话中都明确指出: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监督是关键。深化厂务公开,不仅有利于加强对企业领导的监督,而且有利于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优秀干部可值此提高威信,表现不好的难以滥竽充数,进而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综合领导水平。四是深化铁路企业厂务公开是铁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化交通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论断。当前,建立现代制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管理科学。深化厂务公开,使职工群众更好地知情、议事、参与管理和监督,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决策、运行和监督机构,这将对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积极影响。五是深化厂务公开是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安全生产稳定和大局稳定的有效举措。厂务公开,让职工真正知企情,把职工真正当主人,才能使职工减少疑惑,情舒气顺,安心工作,爱岗敬业。多一项公开,少一项非议。多一项公开,多一分安定。这一点对铁路企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来说尤为重要,职工队伍不稳,安全生产难以稳定;安全生产不稳,社会大局难以安定。
二、深化厂务公开,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厂务公开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厂务公开有序、健康的推进。在组织方面,必须健全完善有党委牵头,党政共同负责,纪委、组织、工会及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机构,并完善厂务公开工作机构;在完善机制方面,必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党、政、工齐抓共管,业务部门具体承办,纪检、工会组织协调,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的运行机制”,保证厂务公开的扎实进行;在强化监督方面,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对厂务公开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厂务公开的健康发展。
厂务公开的领导核心是党委。各级党组织要把指导、保证、监督厂务公开制度的推行,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重要政治责任认真履行。对本单位的厂务公开一定要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必要的措施,提出必要的要求,对厂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情况要加强督促检查,当工作出现问题和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出面协调解决。
厂务公开的主体是行政。行政才是厂务公开的主体,大多数单项公开的工作,都必须由行政职能部门具体承办。行政领导想不想公开、愿不愿公开、敢不敢公开是厂务公开得以深化的关键。作为行政领导者,不能把厂务公开看作只是党委或工会的事。行政领导在深化厂务公开中是重要的责任人,要把厂务公开作为份内事,积极组织实施,主动为深化厂务公开提供方便和条件,在厂务公开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厂务公开的法定工作机构是工会组织,这与工会是职代会工作机构的法定地位相一致。厂务公开是职代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工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厂务公开的日常工作。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保证厂务公开基本载体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要注意运用其它多种形式,采取灵活、简便、易行的方式在深化厂务公开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当然,在深化厂务公开工作中,上级党委、行政、纪委、工会和干部部门,应加强对下级单位厂务公开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对厂务公开的工作标准和公开的内容要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要形成一套监督、评价制度,把领导干部是否执行厂务公开作为领导班于和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考核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要加强对下级单位厂务公开的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基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切实提高厂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三、深化厂务公开,必须进一步拓宽公开渠道,形成动力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随着和谐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推进,铁路实现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职工群众更迫切要求落实自己的知情权。而深化企业厂务公开工作,就必须让职工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笔者认为,拓展公开渠道,深化厂务公开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将厂务公开工作融于职代会制度,进一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凡企业涉及的重要经营事项、重要规章制度等,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近年来,不少的铁路企业先后实施了劳动、用工、分配、生产布局调整等多项制度改革。为赢得职工群众理解和支持,段及时把改革的方案、原则、程序、方法、步骤全部公开,保证改革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单位所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无一例外地提交职工代表审议,确保了广大职工行使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权利,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和完善了职代会职能,为厂务公开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此外,作为企业还应加快职代会以外制度的建设,如职工代表驻段联络员制度、民主议事会、公开栏等职工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好形式、好制度,都是对职代会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总之,要通过制度建设,把厂务公开融合到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
二是必须把厂务公开工作融于生产经营,确保安全生产。厂务公开向生产经营管理领域拓展,有利于扩大职工民主参与,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国有企业的职工既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作为铁路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好坏与职工的民主参与紧紧相连,如果职工没有知情权,就没有参与权和管理权,更谈不上先例当家作主的权利,依靠职工办企业就是一句空话。要通过这种形式,使广大职工真正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等情况,对于推动企业依靠职工民主管理,进一步搞好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襄樊工务段坚持把厂务公开融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依靠公开加强管理,依靠公开促进生产,依靠公开保证安全。坚持把厂务公开考核纳入双文明评比竞赛、党支部“创岗建区”、“五好支部”建设、车间“六好班子”创建、月度精神文明考核、班组达标升级以及物资采购、基建工程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每月组成由段工会、段纪委、党办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对三级公开进行检查考核。
三是必须把厂务公开融入职工群众民主监督之中,不断推进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程物资采购、干部任免等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职工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最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因此必须依靠职工进行监督。如果职工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等情况不知情,就谈不上发挥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要通过“公开”,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干部的廉政勤政情况置于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并通过职工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等工作,使职工群众的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在物资采购、工程承包、废旧汽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各个方面就能始终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实行“阳光操作”,置于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之中,实行了信息全公开、纪检组织全程参与、职工代表全方位监控,杜绝了“暗箱操纵”,消除了以权谋私,加强了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同时,也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干部和职工两个积极性,加强了企业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之间的双向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桥梁,使企业的重大决策和管理措施得到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推动了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是必须把厂务公开融入和谐铁路建设,从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推进企业制度的创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目前铁路企业正在通过跨越式的发展,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向生产经营管理领域拓展的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公开,为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铁路企业在运输市场竞争力。作为在铁路运输基础环节的工务部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和谐铁路建设发展目标”,通过深化厂务公开,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依靠职工群众,集中职工群众的智慧,进一步加快铁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落实科技兴段要求,为和谐铁路建设,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确保铁路安全运输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