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骑单车去兜兜风(二)


                                                  乡野春光无限好

  大都市的生活速度是汽车的奔驰,绍兴水乡“小镇的早晨是木船的摇橹声唤醒的”,而家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生活节奏是小河流水,足下的土地是可以用脚步丈量的。清秋他们找着那么一片向日葵地是分外惊喜的。而在于我,乡野风光无须舍近求远地苦苦寻觅,“会心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家门前是公路和铁路,而只要过了诊所、医院、超市、舞厅、旅馆、移动公司之类的正街,走过老一中的城墙,不出500米,横穿过330国道,大片的田园风光就尽收眼底了。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草长莺飞、杂花生树、黄花碧水、闲云野鹤、高山独树、绵延群山、鸟语虫声、花容草色,江南春意就这么扑满了我的瞳仁,盈满了我的耳际。“五月的鲜花已开遍了原野”,月季、杜鹃、木棉、水仙,红黄热烈,玉兰、含笑、栀子、桔花,蓝白淡雅,还有各种叫不出名的星罗棋布的野花,花开到荼靡。“静静花语无人解,独向山隅吐幽香。”或浓烈或淡雅,都在不遗余力地绽放春的芳华,这是聆听花语的最佳时段。更为赏心悦目、夺人眼球的还是一川烟草,满眼鲜草的新绿,宏大的叙事,任性地铺排。树上的花,陌上的草,摇曳生姿。暖风像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你,在你耳边呢喃,当真可以熏得人儿醉了。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不知道这诗句中的短笛什么样,单知道若要吹出点声响来,那并不难。妈妈停下车来,在路边随意折下一植物的茎叶,摆弄三两下,递将过来,就能发声了,节奏是最简单的,要说音符,就一个音符吧,频率急促,鼓胀了脸来吹,腮帮子涨得有感觉了,也维持不了几秒,我对妈妈说,所谓鼓吹一词,我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就这么简单的玩意儿,却有神奇的魔力,多吹几下,在空旷原野上回荡的口哨般的声音就扑腾我的心了,有种恶作剧般的惊喜,仿佛周围的生物都在听我的号令一般,而我是他们的精灵。当然这样幼稚的想法很快就被现实的我的愚钝打破了,我想动手自己做一个这样的“短笛”,却终没成功的,漏气,难道这么一折一压的“工艺”也有讲究的吗,我很是耿耿于怀。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很快,只要走出家门不远,这经典名句中的每个字词便能获得真切的体验,鲜活灵动起来。骑马,让人想到的是北疆或者坝上成片成片的草原,信马由缰,豪放;四川黄龙九寨也有出租用来体验的马,悠闲;而在江南,多的是牛,“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诗句恰切地写出了江南的此时此景。学生作文中就有很多放牛骑牛的趣闻乐事,他们有着放牛郎王二小般的机灵勇敢,又时常像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牛郎一样和牛儿“说话”,所以牛天生和农村娃子有感情,鲁迅小时候就向小伙伴们学习骑牛而不成的,斗牛是我们这的一大传统特色项目。和西班牙斗牛比起来,多了些田园乡间的野趣,原始自然的和谐。村民们把牛当成伴儿来驯养,把他们当成有灵性的同类来看待,和他们培养感情,具体会说些什么呢,我猜和余华在《活着》中描述的逼牛耕作的场景应当类似吧——“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还有耕田人会扯上几头牛的名字喊,让这头牛觉得不是他孤零零地在劳作,和他一起劳作的还有好多同伴,这种骗法确实是有的。小外公就经常这样做来着,简单得有些憨傻的逻辑,85岁了,牛儿陪伴着它几十载年华,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拉牛儿出去吃草,刮风下雨无一例外,雨天有雨伞罩着呀,一日三餐还是自己做饭菜吃,干菜肉片,酱豆炖烂了能吃上好多天呢,花生米、猪头肉、牛角蹄,有时的伙食还不赖,今年正月去拜年的时候,他执意挽留我们在他家吃中饭,因为往年都在小舅舅家吃,今年舅舅他们做饮食生意,没回家过年,可妈妈她们嫌有味道的缘故,没同意,他老人家有些在意了,其实我倒不嫌弃,小外公经常给牛儿洗澡,又收拾过了,他一年到头都能过,为什么我们吃一餐都不可以呢,我固执地想。小外公的生活简单有规律,身子骨硬朗得很,这把年纪,什么集市都赶,丽水青田遂昌等外省市的也不在话下,有时差个几十的价格讲不下来,他宁可把牛从几十里路外拉回来,也不肯将就着卖了,还真有点老牛的犟脾气。外甥女开火腿公司,叫他也好消停些了,安度晚年,他哪里听得进去呀,我想,他这辈子是要牛这个伴儿终老了。

  现在即便在乡村,牛也不多见了,一个村子几头吧。老牛耕过的田里冲进了水,插上了秧苗。现在田地少了,工具多了,牛儿得以在田里悠闲地摇尾巴,几只鸟儿飞来它身边,陪他侃上几句。那鸟儿站立的时候像书中所画的鸬鹚,也像丹顶鹤,单是腿短了些,个头也不大,但一张开翅膀,体型就健硕庞大了许多,应当就是“西塞山前白鹭飞”里所讲的白鹭了,方言也差不多这种叫法的。李清照当年避战乱于八咏楼,写就的名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鸥鹭当于彼白鹭相仿,我估摸着。“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唯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词中的“双溪”一词成就了现在的双溪西路。她们时而展翅遨游于天际,时而敛翅落地田野觅食,白色身影活跃在山野丛林,就像是一群可爱的精灵,农人们说她们飞到哪里,就会给人带来吉祥如意。我很喜欢这样的农谚,也很愿意相信,正如可乐本身并无多少产品价值,可正是这没有多大营养的东西改变了几乎全球人喝水的方式一样,那是因为可乐这种产品的附加值,可乐、可乐,带给人们欢乐,而欢乐这种东西是无价的,所以我借以联想,白鹭的降落于何地本身和人类并无多大关联,但却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产生了幸福的意义。景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心境可以赋予景色不同的灵性,想到了两位名家笔下不同的秦淮河,想到了朱自清的“这几天颇不宁静”,想到了灵魂姐姐和香水美眉她们的博客文章中提到在希腊爱琴海见到海豚时的惊喜,想到香水在希腊海滩看到卡斯特罗字母时的会心一笑,想到了历史、人文、宗教之类对景色产生的文化附加值,浑然天成的自然加上人类思接千里的羽翼带人飞向更广袤的天地。十余只鹭一齐起飞,方向不一,正是“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时候的天看起来特别空旷,稍微有心点的人都能在一个镜头中抓拍到很多只白鹭,当然还有麻雀、燕子、布谷鸟。出了家门,打开心门,随处可见小桥流水,风情婉约灵秀,满眼的素雅清新、花草树木,满鼻的花香宜人、芳香扑鼻,满耳的吴侬软语、鸟鸣蛙叫,满心的恬淡闲适、心无杂念。“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