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拦截及促销考虑因素


A、    零售店树立形象考虑要素?

(1)            第一印象如何?

(2)            地理条件如何?

(3)            能否吸引过往行人?

(4)            客人是否容易进入?

(5)            场内通道合理吗?

(6)            场内照明情况如何?

(7)            场内是否适合目标消费阶层?

(8)            是否能为公司提供吸引顾客注意的柜台?

(9)            柜台的宽度如何?

B、    陈列产品考虑要素?

(1)            价目及标签是否明确,是否被遮住?

(2)            产品是否齐全丰富?

(3)            墙壁、空间、架子、立柱是否有效利用?

(4)            产品是否排列得易于购买?

   

1、    全程拦截的概念?

A、引用全程拦截原因:

具分析,波导手机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主要有以下途径:

(1)    消费者有明显的购买波导手机意愿,在销售终端点名购买。

(2)    营业员首推波导,并说服消费者购买波导手机。

(3)    消费者到达销售终端时,由于现场演示、促销海报、传单等等,导致其“感兴趣”,首先询问波导手机的情况,并在营业员的介绍推荐下,产生购买波导手机的欲望。

     经分析得出,在短期内达到12种情况的概率较小,实现难度大。 但第三种情况努力  完全可以实现。那么如何提高第三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即提高顾客波导手机的“第一次发问率”,为此隋总提出“全程拦截”的概念。全程拦截,就是要通过有力、有效的准备工作,使消费者时时处处感受到波导产品的存在、波导信息的存在、波导宣传的存在,对消费者进行最大限度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冲击,形成深刻印象,并在到达柜台首选(询问)波导,从而达到营业员主动推荐的目的.

一旦头脑中有一个明确的调查内容,下一步就要确定调查目标,即调查哪些人才会使调查的结果更趋于实际情况。有时候,由于被调查的人数众多,因此要采用抽样的方式从中择取一部分样本,这时就要考虑样本的信度和效度,以期样本能更好地反映总体的特性。

   〖例如:一个政治活动的筹划者可能想了解公众对候选人的态度,要调查拥有几百万人口的一个城市的每个人也太费事了。因此经选择全部投票人数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由此也存在着失误的风险。〗

  〖1896 年富兰克林·罗期福和阿尔夫·兰顿竞选的事。《文学摘要》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表明兰顿可能会赢,但事实上,罗期福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对手。原因就是他们采取的方法是电话调查。尽管看起来是从电话薄中随机抽取家庭,很具代表性,但是却忽略了拥有电话的家庭大多是社会的中上层,而投票者却有相当多的属于中下层。因此由于抽样的失误导致了其调查结果的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