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周评:沧海不横流,政策不出头


  一、上周市况:血流遍地,尸横遍野

  上周收盘,上证综指报3094.67点;深证成指报11292.04点;沪深300指数报3272.50点。上周五,两市交投再创地量,成交额仅806.2亿元,其中沪市成交561.7亿元。据统计,本周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累计下跌11.40%和15.28%,双双创出12年最大的周跌幅,同时在过去125个交易日中,沪综指累计跌幅已经深达49.2%。

  上周五,第一权重股中国石油早市随大盘逐步下探,10点10分,苦守发行价多日的中国石油随即破发并直线下摸至16.00元。受其影响,个股出现一波恐慌性抛售,沪指一年多来首度回到3100点以内,辛辛苦苦一年多,一瞬回到一年前。这与我在4月16日的分析中指出的,中石油不破发,没有道理,市场有可能用中石油砸盘,将指数再次打下来,制造更大的恐慌。伴随着中国石油杀穿发行价逼近16元,沪综指再跌百点失守3100点整数关,两市各主要指数纷纷宽幅走绿创出调整新低,上周每个交易日平均65点的快速下挫也让沪综指创出了12年以来的最大周跌幅,市场是尸横遍野,血流遍地,惨不忍睹。

  另据媒体报道的统计数据表明,从去年10月16日沪综指创出6124.04点的历史大顶后截至昨日,剔除期间新发行的股票,两市超过六成的交易个股打了“七折”,其中接近300只个股惨遭“腰斩”。而去年上市的新股中,也不断有破发大盘股涌现。统计还显示,截至昨日收盘,已有超过五成个股股价跌至10元以内,“3元俱乐部”更是不断扩容,目前已吸纳了15名“会员”。

  二、下周分析:沧海不横流,政策不出头

  在上周周评中,我指出过,市场已在熊市中,不要妄想还能很快创出新高。现在看来,也许这一轮熊市第一波跌幅会很大,以后就会缓和一些。上周的跌幅,正好达到了我所预测的3100点区域,但是市场跌势如此凶猛,几乎让我也没有信心。在这样极端市道中,没有政策的因素,止跌是很困难的。而周末,直到现在,市场消息面仍没有出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仅有各大财经媒体登载传言,说印花税下调文件已提交最高层。但是这些东西,还并未明确。

  那么下周一,也就是明天,会是什么走势?我认为是绝地反攻。

  因为市场在3000点一线,去年是震荡了一两个月,这里是去年争议最大的地方,也是以前市场估值的重要区域,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点位终究以后是要破的,但是在目前,多方是不会轻易放弃3000点的。我一直说3100(3050为极限)难以破,是因为在技术上,这里是6124的一半,是6124点四方图的270度位置,这里会有一个反弹。

  而从时间上看,历史上有一个十三年循环周期:

  1992年5月1429点顶部———是2005年5月

  1992年11月386点底部———2005年11月

  1993年2月1558点顶部———2006年2月

  1994年7月325点底部———2007年7月

  1994年9月1049点顶部———2007年9月

  1994年10月25日794点顶部———2007年10月

  1995年2月524点底部———2008年2月

  1995年4月10日顶部———2008年4月8日

  现在呢?我们面临着又一个十三年循环周期:

  将是1995年4月27日和1995年5月22日547点后的周期对应点。


  初步判断,今年4月21日、28日有可能产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也就是我在月度行情展望中说过的,21日、28日是四月份较重要的时间,就是这个原因。

  我认为,在短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跌幅,在全球股市都较为罕见,此前仅有1929年的道琼斯指数、1989年的日经指数和2000年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历史大顶后在第一波下跌中的跌幅接近该水平。从历史经验看,上述三大股指暴跌后都出现了大级别的反弹,尽管反弹行情结束后股指可能继续创新低下跌,但这并不影响其在下跌中的反弹修正行情。

  但在目前市道下,没有政策的助力,跌势是极难扭转的。因此在上周沧海横流之下,下周一定会政治出头,有一些政策性的东西出台的可能。比如有关降印花税、股指期货时间表、大小非解禁规则等方面的消息出台,可能不一定是实质性的,但是一定有好的消息,而这些东西,是目前能有效遏制市场下跌趋势,扭转乾坤的措施。

  所以,下周的操作策略:持股的,静观其变,等待反弹出现,空仓的,周一等待机会,找准目标,捉一把反弹,这个利润可能是丰厚的有可能这个反弹很强,能够反弹到较高一些,可能到达3800点左右,这样就有个几百点,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但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等待市场消息面及走势转变,反弹开始后,你可以判断市场的走向,并在合适的机会抛出。至于可以捉什么类的股,我早在QQ上交流时,就给大家说过了。

  记得,只会有反弹,不会有反转。千万不要与市场谈恋爱,以免炒股炒成股东,泡妞泡成老公。呵呵,现在很多大小股东,正想借机会出售其低成本的筹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