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洗脚城”被定为“借名祝贺”是喜是忧?


        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最近出现“最牛洗脚城”的“新闻”。4月11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公布了围绕“最牛洗脚城”事件调查结果,“借用”公检法等部门名义“撑门面”的商家受到工商部门查处。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就此事对社会表明态度并出台新规定。(2008年4月13日人民网转自新华网) 

        如今网络时代,动不动就会见到、听到“最牛”“新闻”。像“史上最牛钉子户”、“史上最牛乞丐”、“史上最牛公章”、“史上最牛保安”、“史上最牛黑老大”、“史上最牛公务员”、“史上最牛洗脚城”等等等等,一些出格、出位、超乎常规的事件,一旦在网上披露出来,便会网贴、媒体报道如潮。这本来应该是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好事。一些丑的、恶的、虚的、假的,经过网络曝光后,一般也都会有一个处理结果,这是民主政治的胜利、也是人民群众的胜利。而在这一个个处理结果背后,往往是喜忧参半,甚至有的还是忧之有余,喜之不足。 

        “最牛洗脚城”事件被网友在网上披露,并在更多网友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下,武陵源区委、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事件展开调查,并有了一个处理的意见,从这个角度上说,是值得高兴的好事。这说明我们的政府部门对这起事件还是重视的,起码没有不闻不问。并且针对这一问题,武陵源区政府表示,他们已再次重申对各机关单位和职能部门的工作纪律:鼓励、提倡和要求各部门为企业和个人到武陵源投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优质和透明的服务,但不提倡各单位各部门参与个体私营企业的庆典活动,禁止各单位用公共财政资金为私营企业庆典送礼祝贺。 

        但是,从事件的调查结果看,又有一点让人匪夷所思。真是天大的笑话,照片上拍到的那么多祝贺单位条幅,居然是洗脚城老板自作主张借一些单位名义悬挂的用来“撑门面”的“道具”。而且武陵源区委、区政府根据多日来的调查,发现事发当天,“金体康”开业仪式没有政府部门到场祝贺,也没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公职身份到场祝贺。洗脚城老板王先耀在挂条幅前,曾与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打招呼”,有些单位工作人员口头表示了祝贺。王自作主张以相关单位名义请广告公司批量制作了祝贺条幅,并在开业当天悬挂。第二天,有政府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一情况并指出这样的做法不妥,王将条幅摘下。在接受政府调查过程中,武陵源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地税分局等单位表示,在接到“金体康”的电话后,他们明确表示不会参加开业仪式,对制作和悬挂条幅一事不知情,更不存在授权。进一步调查表明,这一休闲项目为王先耀个人投资,无任何国家机关单位和干部参股。由此一来,“最牛洗脚城”开业祝贺条幅纯属个体老板在“借名祝贺”,定他个违法行为也是“情理之中”。当地去政府还表示,他们将举一反三,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区内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增强法治观念,防止“借名祝贺”之类违法行为再度发生。 

        如此看来,真相已大白,但是笔者感到纳闷的是,一个地方上有这么大的动静,居然很多政府机关不知道,挂了假借名义的祝贺条幅全然不知情,“开业仪式没有政府部门到场祝贺,也没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公职身份到场祝贺”,而巧巧的“第二天,有政府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一情况并指出这样的做法不妥,王将条幅摘下”,一切好像都那么的神不知鬼不觉,但同时又那么的不可思议。如果说商家为了打广告,借一些政府机关名义挂祝贺条幅还能让人相信,而向来以“让客商满意,为企业服务”为己任的政府部门,被邀请去参加开业仪式,哪有不到场的道理?这很容易挫伤老板投资热情的,难道他们就不怕企业老板不高兴,不在本地“投资”?近些年来,遍布城乡的各种商业项目,在签约、奠基、开张等活动上,“老板”多热衷邀请政府人员到场;用祝贺条幅、花篮“造势”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个别地方的休闲娱乐场所还“堂而皇之“地将地方主要领导前来祝贺的照片悬挂于大厅内,以给自己脸上“贴金”。难道该老板真的是“面子”太薄或者“规模”太小,以致于连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都没请到场,更不用说主要领导同志了?不知组织调查的工作人员,都调查了解了哪些人群?有没有找到发照片的那位“好事之人”?有没有到有关报社、电视台等媒体单位去调查取证?只可惜当时的照片中只见条幅不见人,所以也就无从指正了。于是,大家都很“干干净净”。就这样,在这场近乎是“闹剧”的事件中,没有处分一名机关干部。 

        “最牛洗脚城”最终以“鉴于‘金体康’当时很快终止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决定对其作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向社会和相关单位公开道歉,消除影响”而收场了。但是留给人们的猜疑依然存在。看来,还社会以公平正义是否真的做到了,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新闻链接: 

        洗脚城挂10多个政府部门祝贺条幅后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