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信心是本 估值是末
在大小非解禁、蓝筹股巨额融资、次债危机、宏观调控以及企业盈利增速回落等众多不利因素的重压下,持续了两年的大牛市终于在去年10月摸高至历史最高点6124点后低下了高昂的“牛头”。而今年一季度深沪两地市场更是进一步大幅下挫,截止3月31日,上证综指最低下探至3357点,最大跌幅高达34%,创1992年三季度证券市场创立以来最大的季度跌幅。二级市场大幅下跌所形成的系统风险也直接促使绝大部分个股的股价被腰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船舶、锡业股份等高价蓝筹贵族股价更是下跌超过了2/3,其巨大的跌幅几乎与“垃圾股”有得一比。
在投资信心缺失、资金不断外逃的作用下,牛市里价值投资者所信奉的估值体系已宣告失效。低估值充其量也只是多头的一道马其诺防线,再低的估值面对极度疲弱的市场也会显得苍白无力。2007年底,两市A股平均市盈率为43.89倍,沪深300成份股为38.89倍,上证50也有35.43倍;而到了3月底,三者市盈率水平分别下降到24倍、20倍和17倍左右。通过股市大调整,市场平均估值水平下降超过45%,调整不可谓不充分,而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还纷纷交上了亮丽的2007年年报,金融、地产等业绩增幅普遍超过了50%,但这些依然挽回不了投资者的信心,大盘在经历四月上旬短暂的反弹之后,本周一再度上演“黑色星期一”走势,上证指数大挫196点,跌幅高达5.62%,失守3300点整数关口,单日跌幅创下年内第三高。
本周一指数的大幅下挫使得个股行情再遭重创,统计显示,14日118只股票股价创出去年大盘最高位10月17日以来的新低。在118只股票中,跌幅超过50%的有14只,跌幅超过40%的有25只,跌幅超过30%的有40只。从整体跌幅来看,118只股票的A股市值从2007年10月17日的3.05万亿下降至1.50万亿,加权平均市值损失为50.86%。而其实这118家股票只是股市一个小小的缩影,今年以来的调整甚至使得很多股票的股价跌回了2006年的水平,剔除期间上市的新股,41只股票14日的股价已经跌破了2006年12月29日的收盘价。在次新股方面,中国太保成为2006年以来首只跌破发行价的股票,随后中海集运、中煤能源也先后破发,而中国石油、建设银行等则是徘徊在破发的边缘。
目前,代表蓝筹指标股的沪深300、上证50成份股市盈率已回落至20倍以下的合理水平,对一些崇尚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随着数十家基金的发售、基金专户理财的开闸、QFII新增投资额度的获批,估值优势必然会吸引新入市资金的建仓。但相对于大小非减持、上市公司巨额融资来说,这些新增资金都只是杯水车薪,目前市场资金流出要明显大于流入,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好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恢复投资者的信心,改变买股票就等于亏钱的预期,市场迫切期待调低印花税征收比例、对大非减持比例和时间作出限制等利好组合拳的推出。
民族证券 邓悉源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