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报道,昨日下午2时,天津二中院主审法官敲下法槌,宣告了62岁的原中共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18年的牢狱生涯。作为自前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之后中共最高级别的落马官员,陈良宇从名不见经传的小科员,到执掌上海的政治局委员;从拒绝照顾父亲住房、作风朴素的“面疙瘩区长”,到只讲义气不讲原则、任人唯私的“黄浦帮”大哥,直至从权力顶峰跌落为阶下囚。翻开其25年的仕途经历,展现在民众面前的是一个真实的“双面陈良宇”。
2008年元宵节,上海市经纬公寓,站在自家门口的李谋真,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正是陈良宇的母亲,却在听到案件即将开庭的消息时,神情关切地打听儿子可能面临的刑期。87岁的她不断地说:“年纪大了,不想讲这些事,听了也是伤心。”
李谋真反覆表达着同样一层意思—她与丈夫陈更华,对于大儿子陈良宇的“落马”情由,真的一无所知。
无私处理老父住房
然而巧合的是,因社保案入狱、一审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的上海申花俱乐部原董事长郁知非,其涉案住宅正在陈更华家楼下。在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对陈良宇案的通报中曾提及,登记在陈更华名下的这套房产,已被认定由新黄浦集团原董事长吴明烈提供资金购买,涉及金额140万元人民币。毗临上海新天地的这栋高尚住宅,每平方米均价现已升至2.6万元左右。而在此之前人们看到的,却是陈良宇不为父亲分房“批条子”的“事迹”。
1990年4月23日,内地某官方媒体报道称,陈良宇就任上海市老干部局局长后,便向曾在文革时期被迫交出住房的父亲表态:“老干部中要解决这类问题的人很多,我不能先为自家着想”;此后陈良宇升任黄浦区区长,又告诫家人反映住房问题,“决不能打他区长的牌子”;到了1989年10月,陈更华欲致信市长反映住房问题,托陈良宇转交,再次遭拒。
人称“面疙瘩区长”
就在同一篇报道中,还重点叙述了陈良宇的“面疙瘩区长”轶事:“陈区长常常加班加点地工作,很晚才能回家。肚子饿了,总是让食堂做点面疙瘩充饥,于是就得了这个风趣的绰号。”
同样的“朴素作风”,与陈家交往半个多世纪的上海市老干部张黎也曾撰文叙述:“我到医院干部门诊看病,恰遇他也在那儿排队候诊。看到我,他站起来打了个招呼,还把我让到前面”。张黎在文中感慨:“党的高级干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个人在医院默默排队候诊?”
命媒体树亲民形象
在当上市委书记前,陈良宇给上海媒体的印象是话不多,和媒体更不亲近,但成功“上位”后,他骄横跋扈的性格便开始显现。到其倒台前夕,上海媒体更是经常接到其秘书秦裕或宣传部门“指示”,直接为各种关于陈良宇的报道“定调子”、甚至“定篇幅”、“定版位”,为其树立“亲民勤政”的形象。
上海电视媒体每晚6点半的新闻报道长约25分钟,而陈良宇晋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后,就立即通过宣传部门给电视台定了“调子”:凡是有陈出席的活动,报道篇幅不能短于3分钟,而且必须在6点半的新闻开播后的分半钟内播出,俨然成了陈良宇“专版”。虽然电视台觉得这样有违新闻编辑原则,但对于陈良宇的“御批”,还是没有人敢违抗。
2008年元宵节,上海市经纬公寓,站在自家门口的李谋真,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正是陈良宇的母亲,却在听到案件即将开庭的消息时,神情关切地打听儿子可能面临的刑期。87岁的她不断地说:“年纪大了,不想讲这些事,听了也是伤心。”
李谋真反覆表达着同样一层意思—她与丈夫陈更华,对于大儿子陈良宇的“落马”情由,真的一无所知。
无私处理老父住房
然而巧合的是,因社保案入狱、一审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的上海申花俱乐部原董事长郁知非,其涉案住宅正在陈更华家楼下。在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对陈良宇案的通报中曾提及,登记在陈更华名下的这套房产,已被认定由新黄浦集团原董事长吴明烈提供资金购买,涉及金额140万元人民币。毗临上海新天地的这栋高尚住宅,每平方米均价现已升至2.6万元左右。而在此之前人们看到的,却是陈良宇不为父亲分房“批条子”的“事迹”。
1990年4月23日,内地某官方媒体报道称,陈良宇就任上海市老干部局局长后,便向曾在文革时期被迫交出住房的父亲表态:“老干部中要解决这类问题的人很多,我不能先为自家着想”;此后陈良宇升任黄浦区区长,又告诫家人反映住房问题,“决不能打他区长的牌子”;到了1989年10月,陈更华欲致信市长反映住房问题,托陈良宇转交,再次遭拒。
人称“面疙瘩区长”
就在同一篇报道中,还重点叙述了陈良宇的“面疙瘩区长”轶事:“陈区长常常加班加点地工作,很晚才能回家。肚子饿了,总是让食堂做点面疙瘩充饥,于是就得了这个风趣的绰号。”
同样的“朴素作风”,与陈家交往半个多世纪的上海市老干部张黎也曾撰文叙述:“我到医院干部门诊看病,恰遇他也在那儿排队候诊。看到我,他站起来打了个招呼,还把我让到前面”。张黎在文中感慨:“党的高级干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个人在医院默默排队候诊?”
命媒体树亲民形象
在当上市委书记前,陈良宇给上海媒体的印象是话不多,和媒体更不亲近,但成功“上位”后,他骄横跋扈的性格便开始显现。到其倒台前夕,上海媒体更是经常接到其秘书秦裕或宣传部门“指示”,直接为各种关于陈良宇的报道“定调子”、甚至“定篇幅”、“定版位”,为其树立“亲民勤政”的形象。
上海电视媒体每晚6点半的新闻报道长约25分钟,而陈良宇晋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后,就立即通过宣传部门给电视台定了“调子”:凡是有陈出席的活动,报道篇幅不能短于3分钟,而且必须在6点半的新闻开播后的分半钟内播出,俨然成了陈良宇“专版”。虽然电视台觉得这样有违新闻编辑原则,但对于陈良宇的“御批”,还是没有人敢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