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计在现代商业中的应用


  原文

  阳乖序乱①,明以待逆②。暴戾恣雎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注释】

  ①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

  ②阴以待逆:阴,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更进一步的局面恶化。

  ③暴戾恣雎:戾,凶暴,猛烈。雎,任意胡为。

  ④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易经.豫》卦。豫,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震为雷。是雷生于地,雷从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飞腾。《豫卦》的《彖》辞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顺时而动,正因为豫卦之意是顺时而动,所以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就顺当自然。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解析】

  按语提到《孙子.火攻篇》,认为孙子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这是很正确的。在《火攻篇》后段,孙子强调,战争是利益的争夺,如果打了胜仗而无实际利益,这是没有作用的。所以,“非利不动,非得(指取胜)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指怨愤、恼怒)而致战。合于利

  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所以说一定要慎用兵,戒轻战。战必以利为目的。当然,隔岸观火之计,不等于站在旁边看热闹,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改“坐观”为“出击”,以取胜得利为目的。

  “趁火打劫”,是乘敌人遭遇天灾、内乱,或内扰外患交加的困境之际,给以打击,从而捞取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好处,但是这种招法,玩不好就会惹火上身,以致自焚。

  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集团遭遇天灾或内乱之火,而它的整体力量又没有在火中烧光,来自外部的打击,就会使国家或集团内部的矛盾势力结成一个整体,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抵抗与反击打劫者,消灭打劫者。

  因此,如果要打击并消灭敌人,不能盲目地趁火打劫,要先袖手观望,看火势发展,等待火势蔓延,从内部烧垮敌人的有生力量,坐收渔利,这才是隔岸观火的精髓。

  在现代经商赚钱的经营活动中,利用此计主要是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之中,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等待有利的时机一举加入,趁机占领市场。可见,运用隔岸观火之计不应是消极等待、观望,而是要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的矛盾,加速对策两极转化,取得成功。

  【探源】

  隔岸观火,就是“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对付你。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既,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向曹操进君,要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

  公孙康听说二袁归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故事】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雎,对范雎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雎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雎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雎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这时范雎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复印机厂相机行事坐收渔利

  一架豪华客机徐徐降落在东南亚某国首都机场。从机上走下的乘客中,有一位个子不高、戴着金丝眼镜、身着黑色西装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表情庄重,步伐稳健,一副虚怀若谷、若有所思的样子,眉宇间透露出他的精明与干练,一看便知此人非等闲之辈,是商界的老手。不错,他确实是个商人,而且是来自经济发达国家日本国的商人,他是日本富士现代办公用品公司驻该国的业务代理藤野先生。

  此次前来,他肩负着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即与该国的泰恒公司签订一个有关进口日本某型复印机的合同。复印机在这个经济刚刚起飞的国家,还完全是个新事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占领这一市场对公司的前景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藤野先生就是带着公司“只许成功,不准失败”的指令来的。

  走出机场,藤野先生却惊奇地发现,泰恒公司并没有如约派人来接他,心里不由地犯起了嘀咕:难道对方工作疏忽,记错了日子,可两公司签约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忘记呢?不可能的,那是车子在路上抛了锚?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藤野先生以自己多年在商海中摸爬滚打积累起的经验,凭直觉敏锐地觉察到事情有变,他来不及细细思考下去,迅即叫了出租车赶往泰恒公司,以弄个水落石出,找到问题的答案。

  果然,泰恒公司的老板见到他只是冷冰冰地抛过来一句话:“对不起,藤野先生,我公司已有新的打算,不准备签订这项合同了,很遗憾。”说完,一摊手走开了,面对这迎面而来的打击,藤野先生黯然神伤。想到临行前公司的嘱托,藤野先生果断决定,不能再沮丧、报怨下去,唯有冷静头脑,振奋精神,查清事实真相才能解决这个大问题。

  在他看来,泰恒公司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复印机这个大生意不做,无缘无故松开牵着财神爷的手,那他们现在拒绝签合同,又该做何解释呢?难道又有了新主顾?对,很有这个可能。哪儿的呢?其他国家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就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复印机来说,只有日本产品才是一流的,泰恒公司绝对不会见利忘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及信誉着想不会贪图便宜买进现已淘汰的产品。那么,与泰恒公司做生意的肯定也是一家日本公司。他们是以什么样的优惠条件吸引泰恒公司更张易辙,舍此适彼的呢?所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搞清楚。

  藤野先生理清思路,谋划好了行动方案,他首先向国内公司汇报了有关情况,并请公司协助查清事情原委。不久,公司有了回音,证明国内确实有一家公司在从中作崇,暗中与泰恒公司取得联系,要为其提供价格更低、性能更先进的某型复印机,致使泰恒公司改变初衷并拒绝签合同。

  目前,要战胜竞争对手,需立即着手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赶在对方前面尽快拿到与泰恒公司的签约;二是立刻与厂家联系,无论如何都要取得某型复印机在该国的经销权。作战计划已定,公司便兵分两路,仍由藤野先生负责与泰恒公司签订合同。公司另派人马去厂家联系进货业务。

  当藤野先生第二次出现在泰恒公司老板面前时,还未等对方开口,他便开门见山地说:“总裁先生,别来无恙,我未约而至,您不会介意吧?我这次来是与您专门洽谈关于某型复印机的进口问题,想您一定是感兴趣的吧?不错,此打印机确实比其他机子优越,所以,我们决定在这方面与贵公司合作,而且我还要高兴地告诉你,我们提供给贵公司的产品比贵公司前些天联系的那一家价格要低3成。”

  听罢此言,泰恒公司老板好生奇怪,“怎么只短短的3天,这个日本人就什么都知道了?不过,这与自己又有何关系呢?只要有利可图和谁做生意还不一样,既然富士公司价格比那家公司优惠得多,我又何乐而不为呢?”他马上笑容满面地上前与藤野先生握手成交,并随即签订了进口1500台此机的合同。

  待合同一到手,藤野又马上飞回日本,找到复印机生产厂家。其实厂家早已从近日富士通公司不同寻常的举动中发现了问题,经过调查才知道他们是在与另一家公司争夺复印机客户及东南亚的独营权。厂家暗自高兴,看来自己发大财的机会来了,他们明明知道富士公司急于促成此项生意,为从中渔利,便对来者不慌不忙地解释:因与其他公司达成协议,授予其在该国的经销权,为了自己的信誉,表示不能再与富士公司签约或干脆枉顾左右而他。藤野先生当然知道其用意,便告知对方:富士公司已拿到合同,抢先占领了该国市场,请厂家把复印机及辅助材料与设备的经销权授给富士,富士愿意把其进价全部再加一成。

  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复印机生产厂家认为近来一段时间的“坐山观虎斗”这场好戏该收场了,现在对方出价已足够高了,超过了自己的预期目标,若不趁势取利,“时不再来”。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与富士公司签了约。

  当然,精明的富士商人也不会吃亏,他高买低卖复印机倒赔的几百美元也最终从随后的高价卖出的辅助材料与设备中得到了补偿。

  回顾整个过程,复印机厂家之所以能以较高的价格与富士公司成交,就在于他巧妙地运用了“隔岸观火”的谈判技巧。先是坐山观虎斗,富士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竞相抬高价格;既而又煽风点火,以种种借口迫使买方提价,最后看准时机已到,趁势坐取渔人之利。

       在企业进行营销过程中,在营销战略上利用此计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初期采取静观其变的市场态度,等待以营销手段创造或者等待有利的时机一举加入,趁机占领市场。由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运用隔岸观火之计不应是营销战术上的消极等待、观望,而是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加速注重消费者对品牌体验过程的设计,通过为消费者营造感官以及思想上以及感官上的直接体验状态来进行市场的短期占领,同时在昭陵的过程中达到战术上的规避,从而取得品牌在市场以及消费人群心目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