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开始变天 穆沙拉夫处境尴尬


  巴基斯坦近日举行国会选举,总统穆沙拉夫领导的政党穆斯林联盟(领袖派)大败,使巴基斯坦政党瞬息万变,复杂万分。

  根据香港媒体的新闻报道,这次胜利的恰巧是八年前被穆沙拉夫搞政变推翻的谢里夫(NawazSharif)领导、与执政党闹双包胎案的政党,它叫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只在后面加上领导人的名字,以资区别。也只有本国人才弄得清楚;许多外国记者的报道,在这方面都闹出笑话。

  除谢里夫派外,反对政府的还有去年底返国竞选,旋即遇刺身亡,凶案至今尚为谜团的布托的巴基斯坦人民党。该党原想推她19岁的儿子毕拉瓦出来竞选,她的丈夫札尔达里可在幕后操纵。但在政治现实下,昙花一现就销声匿迹了。

  不同之处则是:巴国总统与国会也是分开选举的。而且先选总统,后选国会。总统采间接选举制,由国会与各省议会投票,旧国会当然一致投票给领袖派。去年11月,全国犹在戒严中,受穆沙拉夫操纵的巴国中选会11月24日已经公告:现年65岁的穆沙拉夫当选总统,可以再做五年。

  问题是巴国遵循“西敏政制”,总理对国会负责,因而必须获国会过半数的支持。新选出的国会既反对穆氏,总统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新任内阁总理吉拉尼本就与穆沙拉夫面和心不和。3月26日穆氏主持内阁就职典礼,两人虽在镜头前握手,但全场毫无交集。看在媒体眼里,这情形不可能在今后5年都持续不变。

  不管怎样,今后巴国“朝小野大”,已成定局。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边境实际受宾拉登领导的“基地”恐怖组织控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阿国部队与美军不断轰炸、搜索,而巴国伊斯兰激进派内心却同情恐怖分子。内外交迫下,总统宝座要维持到2013年,确非易事。

  巴基斯坦内部的问题,数不胜数。贪污腐败是常态,官愈大贪得愈多,习以为常。两度担任总理的布托,就是因贪污罪证明确,逃到杜拜避风头,一去十年。她与穆沙拉夫谈妥条件,取消通缉后,去年10月18日返国,受到万人空巷的欢迎,因而又引起穆氏疑忌。

  12月27日,布托遇刺身亡。巴基斯坦有不少人咬定这是穆沙拉夫怕她会在总统选举时威胁自己当选的机会,买通职业杀手开枪,以致班娜姬当场殒命。除非穆氏下台,这桩疑案永无水落石出之望。

  英国的旧殖民地都有良好的司法独立传统。去年3月,穆氏已经和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乔杜里发生过冲突。巴国律师界为声援乔杜里,不但穿着律师的黑袍上街游行,而且集体罢工,拒绝出席所有民刑诉讼,成为旷古未有的奇闻。到7月,最高法院判决乔氏无罪,才得复职。

  到去年底,最高法院接获一群律师代表人民团体声请解释,穆氏再度寻求连任是否违宪的问题。穆沙拉夫恼羞成怒,索性宣布戒严,冻结宪法,把这批律师和承办法官,包括乔杜里在内,关进监牢,这也是唯巴国才会发生的怪事。

  穆氏的连任花招,层出不穷。去年10月,旧国会中85位反对党议员不愿作猪仔,集体辞职。唯命是从的议长胡塞因立即宣布,少这些票不会影响穆氏当选。巴国民众批评军人治国。穆氏先把军权交给对他忠贞不贰的基亚尼中将;11月底他脱下军服,以文人身分竞选成功。

  美国总统布什一直把穆沙拉夫看作反恐战争最坚强的盟友,在国际上支持他不遗余力。虽在世界舆论压力下,仍派副国务卿尼格罗庞提与主管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包契尔此时到巴基斯坦访问,而且就在内阁宣誓那天,拜访两位拒不出席观礼的反对党领袖:谢里夫与人民党共同主席札尔达里。

  《纽约时报》曾经透露,这两位美国高阶外交官被谢里夫刮了一顿胡子。双方晤谈后,他告诉记者们说:“美国要消灭恐怖分子,但是我们也不喜欢别国的军机盲目轰炸巴国的乡镇。”

  巴国媒体随即吹起一股强劲的批美风。英文日报《破晓》(Dawn)的总编辑说,美国要巴基斯坦的新政府听从它的指挥,没有那么便宜的事。另一家《新闻报》(News)则发表社论,题目是〈山姆大叔,放手吧〉(“HandsOffPlease,UncleSam”)。看来布什政府需要改变一下态度,应付巴基斯坦逐渐变天的新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