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经济导报
热度已经持续了长达六年的全球企业并购在2006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据国际著名的金融信息供应商Dealogic发布的最新数据,2006年1~11月,全球并购金额已跳涨至3.39万亿美元,超过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3.33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而且这种兴奋势头还会延续下去。
空前活跃的板块
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年份相比今年全球范围内上演的一场场并购大戏无论是成交规模还是发生密度都可谓是空前绝后,仅10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案在全球就发生了44起。
电信行业成为并购战火燃烧最为激烈的地带之一。主要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斥资670亿美元收购南贝尔公司,创下了今年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业务;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设备制造商法国阿尔卡特与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共达成了一项价值为134.5亿美元的整体合并交易,合并后公司年销售额将达到250亿美元,成为超过爱立信的全球最大无线设备制造商。
原材料和能源领域的资本并购也此起彼伏。如米塔尔钢铁公司出资322亿美元收购阿赛洛钢铁公司,诞生了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美国菲尔普斯道奇公司以40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国际镍业公司和鹰桥公司,象征着全球最大的镍矿企业横空出世;美国新奥尔良的麦克莫兰自由港铜金公司又以260亿美元收购菲尔普斯道奇公司的铜矿开采业,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铜业上市公司。
金融行业市场整合的声音在本轮并购中显得格外地清晰。除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出102亿美元竞购欧交所意欲打造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平台外,西班牙最大的银行桑坦德银行以12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英国的李斯特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以108亿美元吃尽意大利Unipol保险公司、德国最大的银行德国银行斥资8.59亿美元收购柏林银行,而最近,由美国花旗集团牵头的中外金融财团出资24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中国广东发展银行85.6%的股份,国际金融界并购的活跃程度旷古未有。
一个又一个的并购故事不断进入了“收官”阶段,而全球并购活动不会嘎然而止。国际企业增长协会和汤姆森金融证券数据公司日前双双发布报告指出,到今年年底并购交易的规模将达到3.5万亿美元。
推动并购的力量
扫描企业并购的历史,我们很容易发现每一次并购热潮的兴起往往与整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改善相联。虽然受能源价格、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不确定性,但是,2006年的经济增幅达到5%似乎成为了一个没有争论的数据。而依托着经济复苏状态,企业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积累更加丰裕的资金,并不断充实着支撑并购的底气和实力。
资本市场的异常活跃为并购注入了鲜活的血液。2006年1~11月份,全球股市交易总额达5,800多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与此同时,全球证券市场上IPO的总体规模超过了1,400亿美元。交易与投资的空前繁荣使企业经营者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股票市场完成自己的并购融资。
一般而言,只有当公司股价处于上升阶段时,才能使企业在盈利中获得投资扩张的资本。因此,尽管在2006年年中全球股价历经过了一个月左右的下挫,但下半年后全球股价不约而同地一路高歌。市场人士预测,企业从股市中的盈利增长在2006年将达到12%。实际上,并购和股价是两个相互推动的力量,市场并购能推动本企业股票价格的上扬,而股价的上升又能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从而进一步刺激企业热衷于包括跨国并购在内的投资活动。
与股票融资相并行,金融市场融资工具的多元化也极大地削弱了为大型并购交易融资的风险。今年以来,全球公司债券发行量增长21%,突破了1.8万亿美元的关口,使企业获得了为进行并购需要的现金储备。另外,受宏观经济环境总体向好的影响,全球利率水平也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令债券收益率和股票回报率之间的差距拉大,从而使得旨在整固行业和获取现金流的并购交易持续占据主导。
又一个时代的符号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发生的五次并购浪潮都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特殊标记。同历史上的并购过程相比,最新涌动的并购热潮虽然并未出现十分显眼的标志性事件,甚至人们还不能对其进行集中性地概括,但我们仍然能够从并购脉搏的跳动之中感受到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与长期以来美国扮演着全球并购的“火车头”不同,欧洲地区在本年度并购中所表现出的市场整合力量格外地强劲,这种情况也是最近四年来的第一次。据悉,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五起并购交易中有四起是针对欧洲企业的,据汤姆森金融证券数据公司的数据,2006年截止目前为止,涉及欧洲公司的并购交易总额已经达到1.2万亿美元,而涉及美国公司的交易总额是1.14亿美元。
与企业集团继续在并购中担当重要的角色相并行,由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刮起的并购风云成为了并购市场的另外一道全新风景线。据Dealogic称,今年以来,由私人股本出资的并购活动占了全球并购总量的22%,高于去年的18%。特别是美国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黑石集团成为了全球最繁忙的私人直接投资基金,全年交易量高达838亿美元。
吸取历次并购的教训,新一轮的并购操作过程更加体现了稳健与谨慎的特色与基调。企业的并购下再是由少数人所决定的随意组合和拼凑,而是高举股东民主的大旗的董事会集体行动;并购的重点也不是放在股市的恶炒或人为推动股价升值的上面,而是寻求更加灵活的撮合方式,并且寻求并购的企业在估量资产价值时都很守规矩,并购加价一般都在20%左右,是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营造经济的乐观预期
并购借助于经济成长中的强大力量极力伸展自己的作业平台,而并购所产生的市场效应则更能让经济乐享其成。
2006甚至今后几年的世界经济都有可能在颠簸之中前行,但全球并购所锻造出的微观基础将从最大程度上减弱经济震荡的周期。能源,服务业、金融业等都从并购中得到了全新的武装配备和重新焕发活力的条件,扩大再生产的扩张性效应将在滞后一段时期之后得以充分地释放。
实际上,比促进现实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并购热潮传递出的是王商界对未来经济信心不断增强的声音。这种向上的市场信念不仅让宏观决策者继续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货币政策时更加胸有成竹,而且也可以极大地遏制市场中的投机因素。
更加可贵的是,全球并购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水晶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更远的经济前景。从市场的活跃程度分析.目前如火如荼的并购热潮不仅会延续下去,而且将持续升温。这也就昭示着世界经济增长至少在未来的二至三年时间中保持昂扬向上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