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话包括讲错话


    网络的日益发展,架起了专家学者与大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很多专家学者从书斋里走出来,往日知识权威光环日益消褪,《百家讲坛》、《对话》、《前沿讲座》等栏目名声鹊起,一定程度上反衬出大众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甚至央视的青歌大赛中的评委点评也成了一道风景线。

   不过,新的问题出现了:过去人们容易把专家学者神秘化,而现在似乎有一种消解崇高、作践权威的心理作祟,恣意戏虐的风气蔓延网络之上,甚至攻击与谩骂之声也成为一种时尚。这样的网络舆论空间不利于正常的学术探讨健康发展。

   在理论学术探讨的过程中,专家学者敢于直言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但由于学术争鸣的过程中思辨的掘进不可避免地具有个人的局限与盲区,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句句是真理,更何况面对大众化的普及型网络舆论,承担学术普及任务的繁重工作(当然也不排除商业因素对学术环境的侵蚀),出现口误也在所难免,这是人之常情。诚然,专家学者们也需要反思,可以开讲,但不应乱讲,更不能为名利哗众取宠,失掉了严谨、规范和平心静气的治学作风。但是,那些“骂客”们也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心平气和、与人为善地纠错呢?

    在以往讲大话、套话、空话盛行的时期(其实这个时期还没有过去),讲真话是需要很大的胆识的,也确实有不少学术精英大胆直言引发了学术争论甚至是舆论觉醒。但是,人无完人,真理和谬误只差一小步,谁能保证自己的话永远是正确的呢——除非是菩萨永不开口!

    讲真话其实也包括讲错话,为讲真话而讲错了并不丢人,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准确形象。揪辫子、打棍子既不是权力机关特有的专利,也不应该变成大众舆论作践专家的手段。在进行学术研究探讨的领域内,尊重与自尊是相互的,如果你恣意利用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广泛传播对别人学术成果的不尊重(严肃的商榷与探讨不在此列),你的自尊又何在呢?

    至于恶意攻击与谩骂就更加不值一提了——因为连说真话的勇气都丧失了,甚至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否认真负责都没有推敲,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发泄。那就不仅仅失去了人们对你的尊重,而且也自行剥夺了自己原本具有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