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期待




  扑面而来的2008,对于酒水行业而言注定是一个充满新意的年份,是一个想象与憧憬、热忱与激情相拥的年份,是一个值得期待又缠绕着焦虑的年份。

  因为过去的一年中,中国酒业总体持续上升的态势,揭示了行业利好的发展趋势,奠定了行业进一步走向成熟的基础。

  这一年,白酒消费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目的明确而且集中度高:在农村市场,自用白酒占相当大的比例;而在城镇市场,请客、送礼相对比例较大,用于个人饮用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年轻消费者更趋向于低度酒的饮用。二是品牌消费意识较强,文化内涵成为白酒消费的重要趋向:22.5%的消费者对白酒的品牌及生产厂家非常重视,25.4%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白酒的纯粮特点,只有8.1%的消费者在选择消费时没什么讲究。三是口感成为消费者评价白酒质量的主导因素:消费者在对白酒的质量进行评价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白酒的口感,其次是白酒的品牌及酒后反应;在城镇市场,偏向于品牌和口感,在农村市场更侧重价格。四是中档白酒市场看好:消费者对白酒价位的选择,有32.5%的消费者选择20~40元的中档白酒,38.7%的消费者选择40~60元的白酒,选择60元以上价位白酒的消费者占18.9%。这说明中档白酒的销量最大,并且其市场潜量也最大。五是产品包装已成为白酒完整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40.9%的消费者选择精致美观的包装,23.6%的消费者要求包装要方便携带。

  这一年,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为啤酒工业稳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啤酒产量高位猛增,各项经济指标进一步好转;境外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加大,产业集团化后规范管理优势互补,规模效益明显;能源、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预示着我国啤酒工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这一年,葡萄酒行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行业优势较为明显;出口持续增长,进口增幅较大;国内葡萄酒的产销量仍集中在几大主导品牌的企业,其生产工艺、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都已接近国际水平。

  这一年,黄酒依靠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致力于新产品、新包装的开发,使产品质量档次、品位形象不断提升,造就了七个“中国名牌”(“古越龙山”、“沈永和”、“会稽山”、“塔牌”、“石库门”、“和酒”、“沙洲优黄”),“五个中国驰名商标”(“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咸亨”、“绍兴老酒”)和“十个国家免检产品”。

  这一年,纷繁的酒市呈现出太多的人物、品牌、企业需要我们静心梳理。

  这一年,历史也记下了一些令人难忘的悬念和纷争需要我们驻足等待。

  此刻,当我们拥抱2008的时刻,也拥抱了2008的中国酒业,因为新的年度和新的酒业都将充满新意,都值得我们翘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