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说“让群众跑三次就是失职”言重吗?


    “政府要设身处地为群众服务、为发展服务。凡是承诺的事都要认真办、快办、办成,决不允许让群众跑三次,跑了三次就是失职。”山东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代表在山东省代表团小组讨论会上说。(3月13日《人民日报》)

     邓小平同志说过:“领导就是服务。”作为政府官员,理所当然地负有为群众服务、为发展服务的职责。所以,王培廷代表的一席话,非常实在、非常在理,掷地有声,让人感慨颇多

    “办事难”曾经是长期困扰群众的一个难题,无论是建房、办户口还是婚丧嫁娶,往往手续繁多,办一件小事可能要跑好多趟,搭出去不少交通费不说,还可能被办事人员吃拿卡要。这些年来,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各地为优化发展环境,在提高审批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上做了不少文章,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一些面对普通群众的部门、科室,依然冷淡傲慢、办事拖沓、效率低下。其原因还是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心中根本没有装着老百姓,不把百姓的事当回事,机关衙门式的作风在心里作祟。

    因此,王培廷代表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应该做到“三新”。一是有新的服务理念,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二是有新的服务举措。让群众出题目,政府做文章,为百姓排忧、为企业解难。三是有新的服务机制。对执行不力、有令不行或者阻碍政令畅通的严肃追究责任。

    我想,王培廷代表所说的“三新”,实质上还是一个群众观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对党员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个要求是细致的,也是具体的。“细致”,在于要求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关注群众的种种利益;“具体”,在于要求我们把这种关心落实在行动上,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所以,王培廷代表提出的“三新”,就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利益求“细致”、讲“具体”的体现。而“让群众跑三次就是失职”则体现是一种务实的作风,一种求真的品格,更是一种高度的责任,一种摒弃了个人私利的磊落胸怀。

    因此,我认为,王培廷代表的“让群众跑三次就是失职”,无疑给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饱食终日,无所作为的官员敲响了一记警钟,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提示:是不是真心为群众办事,说到底是个感情问题,也可以说是个政治问题。对人民群众有了感情,再小的事也放在心上,小事也会当大事来办;心目中没有群众,对群众感情淡漠的人,小事不愿做,大事也做不好,即使“呕心沥血”办了一些有轰动效应的“大事”,恐怕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所以,首先,我们要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也就是说,“群众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最浅显的道理,颐指气使地对待群众,就不可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其次,要弄清“我是谁,为了谁”,常思“我是谁,为了谁”,真心服务群众。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想想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怎样为群众提供好服务做什么、怎样做。这样,才能把为群众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看成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新闻链接: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让群众跑三次就是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