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侯宁博客谈牛熊标准


   刚刚看了候宁的博客,是禾子推荐的,在最新的一篇文章里,他提出的一个熊市的标准,倒是挺有意思。因此今天我们的话题就围绕着这个来说。

  侯宁在文章里首先探讨了什么是熊市,侯先生是这么认为的


  “我想,至少,按照一般的市场标准、国际标准,调整到现在,也该算“熊市”了吧,否则,划一根上升趋势线,我们岂不是也可以把“四年大熊市”称作“牛市下半场”?或者,干脆认为四年大熊市是“不合理的”,责任全在吴敬琏、许小年这些“乌鸦嘴”上,而曾经在2100点之上高看3000的“名家”们都不过是“受害者”?”(大家最好去看看原文,以免说我断章取义)

  对于亲身经历过前四年“熊市”的人,在我们的内心里,我们怎么也无法接受将”四年的大熊市”称作“牛市的下半场”的。因为那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痛,那四年,是无可争议的熊市!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从有股市到现在来看,市场确又是在不断的上涨的。因此如果时间跨度足够长的话,显然那“四年的大熊市”确实只是“牛市的下半场”。因此,从上面的角度来争牛熊,看来是很难说清楚的。所以侯先生就提出了“一般的市场标准”,或者“国际标准”,认为市场调整到现在无论如何是熊市了。并且还提出了五个标准,我再次摘录下下:

  “1,高点一个比一个低,2,技术上确认破位,3,主流板块退潮,热点凌乱,4,恐慌情绪出现,人们的热情明显减退,5,成交量逐步萎缩。以此比照,现在的股市难道还不算“熊市”么?拿成交量来说,去年以来至今,最大的月成交出现在5.30暴跌之月,其后成交量便一路萎缩了,可以从那时起,资金的净流出便已逐步压倒资金的净流入了,而现在看来,其后向6124的冲击,便纯属大撤退前做得最逼真的自救性佯攻。”

  从这五个标准来看现在的股市,现在无疑已经是熊市了。但大家可以去回顾这两年牛市中的调整,哪一轮调整不是满足这五个条件的。高点哪个不是一个比一个低,技术上哪个不是破位。主流板块哪个不是退潮,恐慌什么时候没出现。成交量如何不萎缩。其实过去的调整和现在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调整的幅度没有这么长,调整的时间也没有这么久。

  所以侯先生的这五个标准,也是不能够说清楚什么是熊市。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市场满足了侯先生所谓“熊市”的标准了,那么市场离底部还有多远?这个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侯先生显然也没有回答我们。

  看来侯先生的这个熊市标准是不能成立的了。那么什么标准才是恰当的呢?我想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估值”。

  从估值的角度而言,牛市反映的是股市由低估到被高估的过程。牛市之初,市场一定是一大批严重低估的股票,而牛市未尾,则一定是一大批严重高估的股票。而熊市恰恰相反,熊市反映的是股市由“高估”到被低估的过程。在熊市之初,市场必然是一大堆严重高估的股票。而熊市未尾,则是一大堆严重低估的股票。大家以为然否?如果大家认同这个理论。我们再用该理论来分析一下当前的股市。

  大家都看到了,最近股市持续下跌。下跌的原因,我们也多次分析了,主要是权重股等“严重高估”的股票在下跌,这显然这是“严重高估”的股票在向“低估”的过程迈进。因此对这部分股票我们将它们定性为已经步入熊市了。但这些权重股真的能够代表整个股市吗?

  大家看到了,在过去的两年里,牛市的行情其实一直是由权重股和一些个别板块引导的。其它的板块除了在07年初有热闹了一下以后,其大多数时间是处于沉寂的,甚至在最近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因此“严重高估”的更多指的是权重股。其余大部分股票虽说价值也得到了挖掘,但尚未处于“严重高估”的状态。通过最近的下跌,很多股票的估值也已经趋于合理甚至有些低估了。要强调的是,它们是从低估状态走过来的,它们必然要向“高估”的状态走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它们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因此,对股市我们的看法是:权重股以及前期少数热门板块已经步入熊市,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这个熊市的下跌也是渐进的过程。而更多的的股票则还是处于牛市上升的中段,它们还必须向“严重”高估迈进。唯此才能使整个股市到到达牛市之尾,并真正转入熊市。

  当然上述的分析,更多的也只是方向性的。而在现实市场中,这个进程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外在因素影响,比如美国的次债危机,前一段时间的雪灾,过一段时间的奥运等。但这个方向肯定是没错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特别是在已经有了这么大的跌幅的情况下。

  欢迎访问本人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39903618

  本文略做了些修改,删掉了批判侯先生的言论。对事不对人,我可以批判侯先生的言论,但攻击其人,确实不好。在这里,我也向侯先生真诚的说声:对不起。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