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07年9月完成定向增发之后,收购了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100%股权,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54%股权。外高桥造船是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船舶制造企业;澄西船舶、远航文冲分别是我国修船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南方最大的修船基地,本次增发重组后,中国船舶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船舶维修和船用柴油机一体化制造企业。
船舶制造行业与企业有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世界造船市场从02年底走出低谷,并迅速复苏,03年以来全球造船业行情火爆,世界造船产量、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历史新高。过去年均不足5000万载重吨,06年新船订单量达到1.67亿载重吨,而07年仅仅半年时间就创记录的达到1.07亿吨。同时全球造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05年船价创出历史新高,,尽管05年上半年新船价格短期略有下降,在更新需求快速上升及船厂产能有限的背景下,新船成交价在06年继续回升,到07年中期新造散货船成交价再创历史新高,新造集装船成交价也基本回到历史高位。
从全球大环境来看,贸易全球化的加快推动全球海运量和运距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巴西的经济强劲发展更是促进了此类增长。逐年来看,由于2010年开始将强制拆解单壳油轮,考虑到造船企业2到4年的交货期,船公司纷纷在06年下单油轮,使得06年国际造船市场成为“油轮”年;07年由于干散货——铁矿石、煤炭、粮食的运量大幅增长和运力连续多年增长有限,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飙升,干散货船价也随之暴涨,按目前船价和短期租船年租金计算,回收一条干散货船的成本只需要1.6年的时间即可,07年新船订单再创历史新高。投资百科网分析认为,08、09年新船订单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可能性小,但是考虑到目前全球船队还拥有近9400万载重吨单壳油轮,干散货市场的高景气度将延续,BDI指数维持年均万点的水平,而目前造船企业产能扩张缓慢,各主要船厂订单均十分饱满,订单绝大部分排至2010年以后,新船订单量(需求)和造船完工量(供给)之间还将保持巨大的缺口,行业拐点——供需平衡还远未来临,造船厂没有降价动力,船价还将保持高位。
具体到目前三大造船国来看,日本、韩国两大造船强国由于本国劳动力成本高,岸线资源稀缺,高钢价等限制无法满足船主需求,同时企业本身赢利水平也较低,日本06年前8大造船企业盈利合计还不如中国一个50万载重吨级别的中型造船企业,世界造船集团之首韩国现代集团06年销售利润率比中船集团10.93%的水平低6个百分点,而我国造船综合水平快速提高和国家政策扶持,主动加大新船承接力度,我国新船承接量大幅增长。由于中国造船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只有日本韩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加上国内船板钢价比日韩低30%,按照“十一五”计划制定的国产化率继续提升,国家相关规划中“到201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国”,一系列成本优势和政策扶持使得中国船舶制造市场的成长性全球最高。
我国造船主力军“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分别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战略发展规划,就中船集团来看,集团目标到2010年进入世界前三,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集团,2015年集团规划造船能力要达到1200万吨,在上海长兴岛和广州龙穴岛建立特大型造船生产基地,并改善产品种类,从建造普通油轮、散货船到能够建造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气船(LPG),液化天然气船(LNG),超大型油轮(VLCC)及大型海洋工程等,目前集团是国内唯一拥有建造高利润LNG船技术的造船企业。
作为中船集团目前整体上市平台的中国船舶,目前订单饱满。公司赢利的增长来自交付船舶单价的提高,产能的扩张,和效率的提升带来的实际产出的增加。06年交付的船舶大部分是04所接的订单,价格非常低,07年交付船舶大部分是05年所接,平均价格增长25%,未来08年09年交付船舶的均价还将继续提升;中国船舶下属公司均有产能扩张计划,部分新建产能将在08年投产,总体产能水平平均提高20%-30%,另外,企业效率的提升将使企业能够在生产计划中穿插高利润船舶制造。从完工数和单价进行赢利预测,市场平均预测EPS水平为07年5元,08年8元,09年10元,对应08年动态PE为25倍,估值相当合理。考虑到未来可能进行的长兴岛和龙穴到基地资产注入情况,中国船舶未来成长性也十分突出。投资百科网认为,在进行造船企业价值研究时,行业趋势比具体年份收益变化更重要,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高集中度将可保证中国船舶成为全球造船行业大转移和中国造船行业崛起过程中的最大收益者。以载重吨位计算,07年上半年中国承接的造船订单飙升165%,已经使中国超越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