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盎然的民营企业——贵州荣盛(集团)建材有限公司


  生机盎然的民营企业——贵州荣盛(集团)建材有限公司

  贵州荣盛集团是集工业、商贸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民营成分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股份制企业集团。集团总资产至2004年已达1.38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125亿元,年销售收入5500万元,年纳税总额440万元,累计纳税2838万元,是黔西南州最大的私营企业集团。集团总公司——贵州荣盛(集团)建材有限公司作为集团的核心企业,下辖荣盛水泥一分厂、顶效南下水泥厂、望谟水泥厂,在黔西南州建材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83年7月,荣盛集团创建人龚荣忠、贺碧清夫妇二人用17万元买下已经倒闭的酸枣养鸡场,接着投入48万元,引进贵州省机械研究所科研成果项目——“中锰合金耐磨球铁”技术,只用48天就建成了球磨机衬板和磨球生产线,以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使产品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占领了市场。1988年,又投资230万元,从南京特种合金厂引进了75号硅铁生产技术,并聘请了华南工学院教授作技术指导,仅用10个月的时间建成了两座1800KW硅铁炉,年产75#硅铁2400吨,实现产值362万元,利润130万元,税金62万元。

  1992年7月,龚荣忠夫妇二人抓住南昆铁路上马的机遇,自筹资金1900万元,向贵阳水泥厂和中铁十八局分别融资500万元和400万元,并与被誉为全国先进机立窑示范基地的广西北流水泥工业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成了总投资2800万元,拥有4.4万吨和8.8万吨能力的两条水泥生产线,形成年产13.2万吨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规模,具有“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号、讲信誉”闻名的全州最大的机立窑水泥厂——荣盛铁厂水泥一分厂。该厂生产的“赤金”牌P.O.32.5(425号)、P.O.425(525号)水泥被南昆铁路、天生桥、平班、盘南、响水河等电站以及关兴公路、顶兴公路、砂马公路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大量使用,成为铁18局、铁16局、铁11局、铁5局以及许多省级施工单位指定的首选产品,“赤金”品牌已成为黔西南州建材市场的知名品牌。仅1994年就为国家修建南昆铁路节省远距离运输费用7400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被各建设单位誉为“质量第一、支援南昆、信守合同、服务一流”的企业。

  1998年1月,经贵州省经贸委、省体改委、省工商局批准,在原私营企业群体的基础上改制组建了贵州荣盛集团,原兴义市荣盛铁厂更名为贵州荣盛(集团)建材有限公司,该集团以贵州荣盛(集团)建材有限公司为母公司。

  1999年10月,荣盛集团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了水泥一分厂环保及生产能力方面的技术改造,不但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使水泥生产能力达到了年产20万吨。2001年6月28日,荣盛集团签订了投资1.2亿元,年产60万吨的水泥回转窑生产线合同,并破土动工,届时荣盛集团仅水泥生产将达到年产100万吨的能力,同时有更高品位的水泥支援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2003年2月以租赁承包方式接管了停产近一年的顶效南下水泥厂和望谟水泥厂,使近300名下岗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2003年12月,集团投资500多万元,再次对水泥一分厂进行技术改造使水泥一分厂的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

  2004年,集团母公司荣盛建材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荣盛集团“以现代化管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凭优秀的质量占市场,用真诚服务树信誉”,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多年来荣盛先后为社会福利事业捐资合计400多万元。1987年8月,为解决龙井、酸枣两个村出村无公路的难题,捐助资金20万元为两村兴建连接324国道的出村公路。至今人们把这两条路叫作“富民路”;1990年1月,捐资11万元为酸枣村兴建村办企业纸袋厂;1991年7月,捐资10万元为龙井、酸枣两个村维修小学校;1993年12月,为配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天生桥水电站工程,安置移民200人到荣盛企业;1995年1月,捐资120万元,兴建“百春”幼儿园作为兴义市中心幼儿园;1998年9月,为响应国家抗洪救灾,援助灾区人民捐助资及药品近100万元;1999年12月,捐资20万元为解决龙井、桔园、乌沙等周边小学改设中学的校宿建修;2001年6月份,捐赠1000元资助雄武乡因山体滑坡的灾民;2001年9月,为“迎接西部大开发,宣传贵州,宏扬民族文化”及“贵州·兴义马岭河漂流节”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捐助资金及矿泉饮料40万元;2002年,捐5吨水泥给仓更镇鸡场村文化娱乐室;2003年2月以租赁承包方式接管了停产近一年的顶效南下水泥厂和望谟水泥厂,使近300名下岗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2004年4月26日,捐赠一台价值4000多元的电脑给黔西南州档案局。

  荣盛集团为推动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为支援国家重点建设,为政府排忧解难、安置移民、智力支边、捐资助学、帮助农村脱贫解困、推动赈灾和参加“光采事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企业创办以来共安排就业1900余人,其中大中专学生毕业生330人,先后解决下岗职工360余人、帮扶边远贫困家庭就业达283户,800余人、为政府安置移民200人、解决城市待业青年120余人,安排退伍军人共90余名。

  荣盛集团及龚荣忠先生、贺碧清女士夫妇获得了社会各界极高的评价和荣誉:

  1994~1999年连续六年获贵州省“先进乡镇企业”荣誉称号;1994年被兴义市委、市政府评为“乡镇企业发展先进企业”;1995年被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等部委授予“95创业之星”荣誉称号;1995年被兴义市委、市政府评为年度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被贵州省乡镇企业局定为全省百家产品最畅销乡镇企业之一,经营规模居贵州省第11位,居黔西南州、兴义市第一位;1996年被黔西南州委、州政府评为“先进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企业”;1997年被兴义市委、市政府评为“纳税先进企业”;1998年被黔西南州委、州政府评为“扶贫济困支援灾区捐赠先进单位”;2000年被贵州省委、省政府评为“明星企业”;2000年被黔西南州委、州政府评为“非公有制先进企业”;2000年被兴义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企业”;2001年获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十强先进企业”称号;2004年被兴义市委、市政府评为“档案管理先进企业”。

  董事长龚荣忠先生多次荣获省、州、市颁发的“优秀厂长(经理)”、“八五期间优秀管理工作者”、“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第八届执委会副主席、商会副会长,贵州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副董事长贺碧清女士1995年3月获贵州省妇女联合会、贵州省乡镇企业局联合授予的“首届乡镇企业优秀女厂长”光荣称号;1995年5月获中国社会主义女企业家协会授予的“全国优秀女企业家”称号;1995年12月贵州省妇女联合会授予的“贵州省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1997年12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授予的“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等等,曾任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联谊会理事;贵州省黔西南州政协常委;贵州省黔西南州妇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