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会有许多难以忘怀和值得记忆留恋的事,而对“老三届”委员来说,他们最难忘的事却是我国民主政治进步的“亮点”,其“闪亮”的过程也是我国民主政治进步“一步一个脚印”的见证,确实让人感慨,令人难忘。
实行民主政治,是我们党的本质要求所在。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国家的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而一年一度的“两会”,则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集中展示,是透视中国政治生活的一扇窗户。“老三届”委员的“最难忘”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台盟中央常委、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孙南雄委员终身难忘的是“总书记两次听取我的建议”。“作为一名普通的政协委员,能够两次当面向党的总书记建言献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民主与进步。”连续参加了三届全国政协大会的孙南雄委员对此激动不已。而连续11年到北京参加盛会的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委员的最难忘则是“两次在人民大会堂登台发言”,发言的主题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作为委员能连续登台发言,为数极少,其发言的质量也可以想见。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江苏省委主委黄因慧的最难忘是“提案答复越来越详尽”了。黄因慧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向九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强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建议”,没想到当年就得到了解决,但是提案回复却很简单,寥寥数语。“现在就不同了,提案回复都很详尽,有数据,有分析,还有解决问题的做法和打算。这说明国家对政协提案越来越重视,这一方面鼓励我们通过提案来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另一方面也激励我们要深入调研不断提高提案的质量。”
我想,透过这3位“老三届”委员的“最难忘”,我们可以看出有一根红线在串联,这根红线就是民主政治。通过这根红线,我们就会明显地感到,政治生活中,“两会”代表委员的声音日益响亮。特别是“两会”代表委员的履职途径和形式不断丰富和扩大,议案、建议在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恰如“春阳”温暖人心,确实可喜可贺。
因此,笔者认为,“老三届”委员的“最难忘”,不仅会载入史册,而且还会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难忘”,还会有更多的“最难忘”。这种最难忘真诚而可贵;这种最难忘化为力量,质朴而弥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必将显示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新闻链接:“老三届”委员畅言参政“最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