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立责任 和谐共成长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作为消费维权和改善消费环境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应共同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将2008年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责任”。为此,通信世界周刊本期3.15专题将围绕“消费与责任”的年主题,邀请业内专家和嘉宾共同探讨电信企业通过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使通信行业消费维权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栏目:圆桌论坛
主题:尽企业责任 维护消费者权益
媒体:通信世界周刊
嘉宾:于清教
中国企业最大的责任是自身的健康
今年的主题是“消费与责任”,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于清教:实际上我倒一直认为消费与责任是个永恒的主题,而不是那个时段的问题。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责任是企业自身运营的健康,也就是说这个企业应该不出问题、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连生存都是问题,它是不可能对产品、对服务、对员工、对股东或投资者、对社区、对环境、对社会等负什么责任的。
在麦肯锡的一项近期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公司贡献社会的主要方式是:创造就业、发现创新和科技研发、制造消费者需求、支持本地经济依法纳税、为股东创造分红和利润、支持和保护环境、参与慈善等公益事业、支持本地社区工作、为员工提供福利等;一个企业危害社会的主要方式则是:污染和破坏环境,将逐利置于公众福祉之前,对政府产生不利影响,利用财政漏洞损公肥私,制造伪劣和有毒产品,变相为高管提供高薪酬,提供低劣的顾客服务,虐待员工,随时哄抬价格,引起产业外包的失业等等。
一个企业健康生存是十分艰难不易的,但我们并非就可为此宽容企业应该承担的基本的社会和公众责任。履行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公众安全、依法纳税、公益事业等责任,企业只有做健康了,有利润了,才能有能力去履行这些,否则就是空谈。
中国企业最迫切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还有一项网络调查结果:34%的人认为是产品安全责任,25%的人认为是环境保护责任,19%的人认为是公众安全责任,14%的人认为是依法纳税责任,9%的人认为社会公益事业。在环境保护责任中污染问题仍是全社会关注的核心内容。
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满足消费者需求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已,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企业就必须制造好的产品,提供好的服务,从而让消费者满意,这是最基本层面的企业责任。单纯就消费与企业责任挂钩,我认为这不应是那些具有社会责任伟大企业的终极目标。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服务消费者、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必定要在财力和物力方面付出一定的投入,您如何看待这些投入,它是单纯的成本,还是可以带来某种机会?
于清教:这个投入表面看是企业必须付出的经营成本,但更大的价值在于它持续的社会价值。一个没有社会价值的企业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这种成本的投入对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创造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做强做大提供更多的社会价值、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这也是一个真正伟大企业的胸怀、使命和愿景。一个在最基本的成本上偷工减料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
我记得李嘉诚说过,商业的存在,除了创造繁荣和就业,最大作用是服务人类的需要。企业是为股东牟取利润,但应该坚持为固定文化,这是经营的其中一项成本,也是企业长远发展最好的途径。
可持续发展已经提出很多年,在我国也被倡导了很多年,但是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您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持续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于清教: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中国企业急功近利的成分太多,竞争自相残杀,破坏商业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短视、体制僵化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提出的。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而实际上我们在此后几十年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中,可持续发展遭遇了战争,环境被破坏,人类过度消耗能源等,这些直接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中国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永续经营,我认为当下最迫切需要做的首先是改变企业发展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这个“自然”更应包括与企业生存价值链上所有的元素,而不仅仅是空气、水、能源、生产资料等,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从自身做起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另外,也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不解决这些源头上、观念上、行动上的问题,盲目谈可持续发展都是空话,是与人类未来健康生存与发展背道而驰的。一个人、一个企业只有明白了这些,能够真正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那么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持续起来。
现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当一部分是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关系是什么?
于清教:我刚才说了一个企业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它才有立足社会、立足市场的本源,它才能有资格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提供超越社会和消费者期望的服务价值,这才是一个企业的价值所在。
一个企业,如果你逃避税收,连员工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都不放在心上,怎么能谈社会责任?你做企业是把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上,良心又何在?如果你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向社会提供假冒伪劣产品或者虚假宣传,欺骗社会公众,漠视社会规则,置法律于身外,用意又何在?如果你对公益事业不闻不问,把员工变成你赚钱的机器,为富不仁,还有什么员工责任可言?如果你仅仅靠垄断利润而满足于现状,杜绝市场公平竞争,你值得骄傲吗?如果你对国家对银行对投资者缺少诚信,虚假破产逃避债务,中饱私囊,依靠包装做假上市欺骗股东和投资者,这不是玷污社会责任吗?
因此,一个企业要承担这么多的社会责任,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对企业竞争环境激烈和生存现状艰难予以宽容的同时,更应该唤醒企业和公众的良知和各自所肩负的责任。
您对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建议是什么?
于清教:
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仅仅要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共享,更要规范经营。
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企业才有助于保持员工的忠诚。
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可以赢得更多公众的认可,提升企业的品牌效应。
有责任,你可以更好地预测、管控风险。
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实现由“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我认为有几点非常关键:
首先,除企业自身要努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外,外部力量也要承担起普及该意识的责任,首要的是政府,作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者和管理者,在企业或市场经济环境未完善时,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
而作为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所在,把产品或服务做安全做得有价值,其次要站在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要把公众的安全置于首位,要依法纳税,还要有能力的条件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取之于社会,还原于社会。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把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的整体健康经营中。
当然,作为社会公众也要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那些不讲责任的企业和产品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做坚决的斗争、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怂恿、放任等于漠视自己的权力,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不负责任。这样一来,从外部来迫使企业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
今年六大电信运营企业发布了责任宣言,您认为未来需要在哪些方面强化执行?
于清教:2月27日,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信息产业部在北京召开了“2008年通信服务年会”,会议主题为“通信服务与社会责任”。信息产业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也联合发布了2007年度电信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六大电信基础运营企业联合发布了“通信服务与社会责任”宣言。我看了这个宣言的具体内容:勇担社会责任,坚持发展为民,维护用户权益,倡导诚信经营,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公平竞争,注重通信环保,促进社会和谐。
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一些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上落实好,才能不辜负发布这个宣言的宗旨,如消费者关注的降低手机漫游费、电信消费透明、互联网接入服务、重复投资建设、恶性竞争等方面。
要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电信行业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电信运营商要倡导诚实守信,讲求顾全大局,共同来推动通信行业整体风气的持续好转,从执行细节、惠及百姓、多办实事出发。不能只讲空话,发布宣言,要真正从费用改革、服务便捷性、服务态度、和谐环保等多方面树立电信品牌形象,从而真正达到共享电信改革发展成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