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第八届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于2月20日至2月22日在亚布力召开,其主题定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家的展望与思考”。以下为我在论坛三“互联网行业的展望与思考”上的发言。
主持人提过一个问题,今天的互联网跟十年前的互联网有什么不同,不同可以有很多,我谈三点:
第一,今天中国互联网的主流用户完全发生变化,这个主流用户大概已经超出当年田溯宁、张树新、王志东等等精英所设计的范围,因此我们绝不能再以精英的眼光来看今天的互联网。换句话说,如果用精英的思维来看互联网,你会有太多的困惑不解的东西。
这个主流用户从年龄上看,今天主导中国互联网的就是18-24岁这样一个年龄段而不是更高的年龄段,这是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基本认识。
第二,我们作为互联网的鼓吹者有十余年之久,当初我们都是满怀理想的,像田溯宁说的,互联网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宗教。但过了十年再看,我觉得互联网之于中国确实非常像希腊神话里面的潘多拉盒子。这个神话里面最终留在盒底的东西叫希望。我判断这个盒子今天在中国飞出来大量的东西会被认为是人性当中很恶很下流很低俗的东西,而希望应该说还基本上是埋葬在盒子底端没有飞出来。
第三,过去我们相信互联网会超越国界,打破一切阻碍,但今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中国式的互联网?我认为是有的。互联网绝不无远弗届;它有中国特色。这个中国特色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
主持人不断提到“艳照门”,从它对通俗文化的影响来看,我认为“艳照门”是八卦文化的顶峰。我预测在一两百年之内,都不会出现比它更加八卦的娱乐新闻,没有一个事件会把如此之多的八卦要素以如此集中的方式显现出来。我们知道,一个东西攀到顶峰就会往下走,所以我说“艳照门”同时是粉丝文化衰败的开始,追星族们第一次发现星的虚伪,他们的追星心理会受到巨创。
然而,从更严肃的层面上说,我们看“艳照门”,不是要做意淫的看客,而是应该努力透过这个事件讨论一些对网络社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东西,比如言论自由,比如隐私权,比如互联网的监管,这些东西全部都是极为复杂的,其解决之道应该通过一个充分的沟通过程来达成。关于如何监管,我的观点很鲜明:第一,应该尽可能使用现有的法律,而不是匆忙通过新法律,因为法律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存在一个致命的滞后期;第二,政府如果犯错误的话,也应该犯规范过少的错误,相信互联网会逐渐更清晰地成形。在互联网提出了那么多难以解答的问题的情况下,政府未见得有最好的解决办法,即使有,也不见得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最终,互联网也许会催生出一种新的规范方式,不那么具有强制性,而更多地相信市场的力量。
今天中国互联网主流用户完全发生变化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