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人充满希望的一年,有人称之为中国年。因为北京奥运会,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每个人都会想,这一年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和机遇?体育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给国家经济带来实惠,那么股市会牛气冲天让大家发财吗?房价会高涨让投资者赚上一笔吗?还是奥运盛火熄灭之后房价大跌,没房的人们轻松出手圆上个筑巢之梦?经济走势虽有规律可循,但又会常常发生突变。
今天不多说经济的事,单单说说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运动。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是什么?
奥林匹克运动会从诞生至今,不断发展变化,升华出了一批精神口号:
“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更快、更高、更强”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
以上所有这些都是奥林匹克的口号,它的确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鼓舞,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奥林匹克精神现如今还要更加丰富和多彩。2008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就是:“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体现出以人为本、倡导环保的主题思想。但似乎每届奥运会不断膨胀的经济规模和政治影响却没有什么口号,我们是不是再加上个:“黄金奥运”、“政治奥运”等口号,这样会更全面些,这方面的好处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心照不宣。
但这些就是发展中的奥林匹克精神内核了吗?从奥运会最初的目的来看,组织者是为了提高和强健人们的体魄,为了促进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这个原始的意义现在有谁还记得?在高额奖金的诱惑下,比赛全部是为了拿金牌,甚至出现“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现象,各国家代表队也在金牌榜上奋力争夺。还有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为了突破人体极限拿到最好成绩,偷偷服用兴奋剂,或者冒险作弊,甚至使用外界难以想象的种种手段来提高比赛成绩。很多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会反复受伤,有些伤病甚至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每当人们狂热的观看足球比赛的时候,场上22个运动员玩命般的奔跑,其实,从健康的角度讲,他们太需要休息了,而看台上成千上万的人们,更多的人却非常缺乏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
奥运会已经充分商业化和娱乐化,已经失去健身强体的作用。体育活动的职业化发展也使得商体不分家,文体也不能分家,体育就是用来观看的文娱活动。当人们每周观看NBA比赛的时候,背后商业活动的热闹绝对不比比赛本身的激烈程度弱,而全世界那么多体育爱好者观看电视转播,这个现象本身已经不算是体育活动了,因为观众并没有参加体育活动本身,去奔跑投篮,完全是在观看和讨论中享受着、娱乐着。从这个角度讲,体育的原始意义正在离人们越来越远,数以亿计的人们参与的是娱乐和商业,而非真正的体育。
但是也有鼓励人们重新回到真正体育活动本身的社会组织和机构,他们就是倡导大众健身和健康的健身场馆和会所。比如社区健身房、露天健身器械区、商业健身俱乐部、专业健身连锁机构、专项运动培训服务等等。也有体育爱好者自己发起并组织的单项体育俱乐部,大家定期聚会开展共同喜爱的体育活动,费用AA。所有这些活动才是具有原始意义的体育活动,是为了提高个人身体素质,愉悦身心。这也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形式。
再说说人们对体育健身的观念。拿我自己来说,我从2003年开始办健身卡和游泳卡,一直到现在,比较喜欢的项目是跑步、游泳、瑜珈和太极拳。虽然不是很专业很系统的进行锻炼,但也一直在坚持没有中断。实际上锻炼就比不锻炼好,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总有人找借口不去锻炼。比如最常见的说法是没有时间,但却有时间看肥皂剧上网打游戏。还有人说我身体底子棒,不用锻炼,难道你不想好上加好吗?更有人举例说:有人经常锻炼,40多岁却突然over掉了;还有老人没什么锻炼而且还抽烟喝酒,却能活到90岁。这种例子只能代表个案,不是普遍规律。那个经常锻炼却over了的人如果停止锻炼,那他可能不到40的时候就完蛋了;那个活到90的老人如果有锻炼又烟酒不沾的话,很可能会活到100多岁。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但科学还是普遍适用的。所以每个人多关注自身的健康水平才对,别跟其他人比较,没有可比性。
因此,加强体育锻炼的观念更为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广义上也给社会和国家带来益处,既降低社会的医疗救治成本,又能提高社会劳动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我认为应该是:“人人参与体育,积极加强锻炼!”
当全社会红红火火的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们积极参与其中:去当志愿者、去观看比赛、去关注赛事、积极表现民族优良风貌,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但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去跑跑步、打打球、游游泳,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加强自身锻炼,这样是不是更能体现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