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邓小平倡议创办经济特区窗口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从邓小平倡议创办经济特区窗口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那么,中国的对外开放并倡议创办经济特区窗口又是怎么回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领导中国突破封闭锁国的囹圄,以勃勃生机投入世界经济大潮之中。邓小平洞察当今世界形势,把握时代脉搏和顺应历史潮流,深刻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实行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邓小平以惊人的勇气和过人的胆略,倡议从创办经济特区窗口开始,打通了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通道,进而形成了中国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社会主义国家创办经济特区是一个大胆的创举,在历史上不是第一次。邓小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怕冒风险,毅然作出如此重大的决策,这在我国刚刚从左倾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的1979年,尤显难能可贵。邓小平认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老祖宗没有给我们现成的答案,前人者没有实践过,我们自己也没有经验,因此必须进行大胆试验。我们自己也没有经验,因此必须进行大胆试验。在邓小平看来,我国地域广大,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缺乏资金,且受到许多无形羁绊束缚,其天然优势无法发挥。创办经济特区,在特区内采取灵活的经济政策就是要进行这样一次试验,即给予特区充分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其天然优势,通过对外开放的途径,在经济发展中先行一步,然后再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

  实践证明,创办经济特区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特区经济突飞猛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深圳表现得更为突出。它由一个几年前荒凉的渔村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高楼林立、交通发达、市场繁荣的现代化大城市。1984年初邓小平来到深圳等地视察,充分肯定了特区的建设道路。他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从此,深圳等地经济特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为了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我国政府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开辟为经济开发区。1990年4月,我国政府宣布开发和开放浦东。1992年初,国家决定进一步开放芜湖、九江等5个长江沿岸中心城市,东北、西北13个边境市县,6月宣布开放广西、云南边境市县,8月宣布开放11个内地省会城市。至此,我国形成了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沿海沿边到内地的全方位开放的大好形势。1992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浦东时表示:“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显然,邓小平之所以重视开发浦东,主要原因在于他从开发浦东的辐射效应出发,认为浦东开发必将影响和推动上海经济进而至于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乃至影响全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邓小平说过:“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全面高度地囊括了特区的功能。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具有对外引进和对内示范辐射方面的功能。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知识发展更新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特区的这个窗口,及时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动态、文化教育动态和经济生产信息。此外,我国还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国家,建设资金十分缺乏,通过经济特区这个视野,可以更好地吸引外国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缓解我国建设资金不足的困境。对内示范辐射功能表现在探索对外开放的途径、带动和影响周围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上。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经济特区的巨大功能必将进一步的发挥强大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对我们党带领人民继往开来、开拓奋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当我们回顾对外开放的里程碑,我们不会忘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如果没有邓小平当年打开对外的窗口---创办经济特区,我们就无法想象出今天这种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大好格局;如果没有邓小平当年打开对外的窗口---创办经济特区,我国就无法想象今天的全方位开放中国的大好形势。从邓小平倡议创办经济特区窗口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