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的记忆


记忆里,儿时居住的山村,每到夜晚,家家户户都要点亮那如豆般火苗的灯油灯。煤油灯的亮光似萤火虫一样,摇摇摆摆,晃晃悠悠的。但,就是这昏黄的煤油灯,却给山村带来了光明。在简陋的煤油灯的昏黄灯光下,我度过了迷迷糊糊的童年,也是在煤油灯的亮光照耀下,我开始上学识字。所以,煤油灯于我有着刻骨铭心地记忆

在我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是家里很穷,吃了上顿还要想着下顿。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通电,家家户户都用点的煤油灯,煤油灯大都用装药物的废瓶子自制成的。我自己制作的煤油灯是用空墨水瓶做的,很精致。先在瓶盖中央钻个窟窿,再找来薄薄的铁皮卷成筒状,将铁筒穿过瓶盖的中央,还要找块棉花搓成的条状,用细细的铁丝将棉条引入铁筒穿过,然后把煤油倒入瓶中,片刻一会儿,油就顺着灯芯上来了。就可以照明用了。

夏天晚上做作业,我就点上我亲手制作的煤油灯,有种温馨而自豪的感觉。母亲总陪伴在我的身边,手里摇着蒲扇,给我驱赶蚊子,说实在的,,蚊子特猛,一咬就是一个包,你想啊,人都吃不上饭,何况蚊子啊。那时候,老师布置作业贼多,一写就不知不觉到深夜,写完之后,倒头就睡,母亲总是最后帮我把煤油灯小心地熄灭。当我一觉醒来时,天已大亮,鼻孔里全是油烟灰,随便是用手指一抠,浓浓的一块,令人作呕。

那时煤油很紧张,还是凭票供应,记的母亲让我去镇上打煤油,我起的很早,天还灰蒙蒙的,但一个人去并不感到害怕。提着一个小铁壶,因为铁的盛煤油不易挥发,不像塑料瓶容易跑掉,这是母亲告诉我的。走了3里多路,总算到镇上了,供销社门口时,远远的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队伍就映入眼帘。我尾随在后面,不一会儿,我的身后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弱小的身躯随着队伍的摇摆晃来晃去的,煤油在那个时候,就是这么紧张,简直和血水一样珍贵。

记忆里,煤油灯给我留下的并不全是痛苦的印记,它也给我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童年的欢乐与温馨。
  
山村的夜晚,因为有了煤油灯的陪伴,一家人围坐在小方桌旁,借着煤油灯昏黄的灯光,母亲静静地纳着鞋垫,兄弟们聚精会神地爬在小方桌上写着作业。那时煤油灯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温馨,又是那样的明亮。偶尔一抬头,我们就会看到母亲的双眸里也有一盏盏煤油灯在跳跃,在闪动。有时,兄弟们在写作业时,也少不了有打瞌睡偷懒的,头在抖动间,头发眉毛就会被灯火烧焦,散发出一股焦糊味。每每此时,调皮的弟弟就会在煤灯油灯的光线里,为大家表演皮影戏,他将两只手握在一起,然后将指头一动一动的,墙壁上便会现出小牛、小兔子、老鹰抓小鸡等动物图形来,此时就会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转眼20多年过去了,煤油再也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电灯,当我看着7岁的女儿在明亮的灯光下,打着空调做作业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也许女儿永远体会不到我们那时生活的苦难,学习的艰辛。

儿时的煤油灯,就像一道弧线,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偶然的忆起,辛酸而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