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一书,系“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三”、“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于2006年8月完稿、2007年9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本人撰写第九、十章两章——陈嘉珉注/2008年2月11日/兴义)
此书销售网站:http://www.wfjsd.com/list.asp?id=710508536
第一节 旅游资源
黔西南州坐落在南、北盘江拥抱的崇山峻岭中,是世界锥状喀斯特景观非常独特而又集中的风水宝地,被誉为“中国喀斯特心脏”。“龙古、山奇、水灵、谷美、缝绝、石秀、山如海洋、谷如凤凰、石如宝藏、路如画廊、情如故乡、气候如天堂、饮食文化的康庄”,喀斯特地形奇特,是“贵州龙”的故乡。“贵州龙”化石被科学界称为“举世罕见的科学发现”、“稀世至宝”。
全州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组合良好,品味极高。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有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化石奇石、乡村旅游等五大类型。境内现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其中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备选名录),兴义国家地质公园,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下五屯,AA级工业旅游示范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贵州醇酒厂,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州内有七个省级风景区:安龙招堤(南明皇宫)、贞丰三岔河(双乳峰)、泥凼石林(何应钦故居)、鲁布格深谷湖(云湖山)、贞丰北盘江大峡谷、兴仁放马坪、晴隆三望坪。另外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道拐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4个,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A级民族村寨一个,民族风情点11个。全州旅游资源集峡谷、峰林、漂流、花卉、云海、湖泊和夜郎文化、南明文化、抗战文化等为一体,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名胜古迹、历史名人众多。
黔西南位于贵阳、昆明、南宁三个省会旅游城市的辐射范围之内,又处在“贵州贵阳-黄果树瀑布-云南石林-云南昆明”、“贵州贵阳-黄果树瀑布-广西南宁-广西桂林”和“云南昆明-云南石林-广西南宁-广西桂林”三条旅游热线的交汇点上,有着良好的旅游线路组合,是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旅游黄金走廊,也是中国西南部一个颇具潜力和开发前景的黄金旅游区。在《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黔西南被定位为旅游综合发展区、“贵州省又一重要旅游目的地”;在《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中,黔西南被定位为“理想的避暑山庄和避寒山庄”。以首府兴义为中心的方圆百余里旅游区内,终年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为1267毫米,年平均气温在l5℃~18℃之间,无霜期在270天以上,适合四季旅游。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兴义市素有“小春城”之称,既是居家福地,又是旅游画廊,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富有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之一。
一、自然风光
(一)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于2004年2月经国务院国土资源部批准设立,2005年9月28日揭碑开园,为贵州省第一批揭碑的国家地质公园。该地质公园以喀斯特锥峰岩溶地貌景观和贵州龙动物群古生物化石产地为主题特色,以产胡氏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的三叠纪炭酸岩地层和多姿多彩的岩溶地貌为基本特征。由马岭河峡谷景区、西峰林景区、东峰林景区、顶效贵州龙景区、乌沙贵州龙景区组成,面积350平方千米,外围保护面积1000平方千米。园内有以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以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贵州龙为代表的自然遗产,以布依文化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是目前国内少有的集自然风光、生物化石、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高品位、深内涵的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休闲度假和科研科普价值。园内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产地,其古生物多样性、生物个体埋藏以及三叠纪水生爬行动物延续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特和罕见的;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坡岗岩溶生态区、泥凼石林等是我国锥型喀斯特发育最典型、连片分布最广、岩溶地貌类型最多的地区,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具有极高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价值。目前园内建有贵州龙室内室外博物馆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设施。兴义市正积极按照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要求,努力做好相关工作,争取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二)马岭河峡谷景区
马岭河峡谷景区是1994年经国务院审批公布的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三个部分组成。景区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群峰之中,位于兴义市境内,南昆铁路和国道324线从景区穿过,即将建设的汕昆高速公路贵州段也从景区经过。景区总面积450平方千米,是一个世界上少见的以万峰、千岛、百瀑、奇谷、彩画般的神奇地缝为景观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人文古迹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5℃-18℃,四季如春,昼夜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寻幽、览胜、访古、探奇、避暑、休闲的胜地。
马岭河峡谷 长74.8千米、宽50-150米、深120-280米,谷底低于地面200米。与一般峡谷不同,马岭河峡谷实际上是一条大地缝,因此被誉为“天沟地缝”、“地裂奇观”。马岭河峡谷以地缝嶂谷、群瀑横飞、碳酸钙壁挂形成景观特色,集雄、奇、险、峻的景色为一体,是一种举世罕见的地质地貌。由于“千泉归壑溪水溯蚀”的作用,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峡谷奇观:一是“百画”。马岭河峡谷是从地面向下剖削深切的凹形河谷,河谷两壁浓墨重彩,被瀑布、落泉、绝壁分割成块的悬崖和陡坡上,生长着各种野生植物和丛林,犹如一幅幅山水林石的彩色画卷。二是“百挂”。在现已开放旅游的主景区“天星画廊”一段,峡谷两壁出现规模宏大、气势壮观、错落有致的钙化岩,是千万年形成的碳酸钙壁挂,有的状如雨伞、形如房盖,“伞”顶、“盖”上终年流淌着泉水、雨滴,构成了特有的岩石水景奇观。三是“百瀑”。景区中有大小瀑布100多处,其中天星画廊1.7千米范围内就有瀑布20余条,交织成群、气势磅礴,给人一种“巨瀑压顶”、“游龙吞舟”的惊险感,如万马咆哮瀑、珍珠瀑、间歇五叠瀑等,瀑高120米-170米、宽5米~100米不等,壮如银河缺口、震耳欲聋,柔则袅袅娜娜、轻言细语。四是“百帘”。峡谷中有100多个鲜为人知的水帘洞,洞含清幽、奇特可怖。五是“百泉”。有名泉120余处,如洗心泉、车榔温泉、干眼泉、天潭、地潭。在马岭河峡谷谷底和两壁的小道上游览,你将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神奇。峡谷深幽,栈道攀崖而行,曲曲折折,引人入胜;沿道而游,如进画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忘返。马岭河峡谷就像空山里的一首诗:“云奇石更奇,奇绝画难比;写奇唯有诗,诗在空山里”。
马岭河峡谷还是一个极富刺激的漂流去处,为中国十大漂流景点之一。1998年首届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大赛在马岭河峡谷举办。马岭河漂流行程有50多公路,历经80多处险滩、70余处深潭、60多道湾。最为惊险刺激的是下游30千米的“地缝漂流”,乘坐皮划艇漂流在200米深谷里,抬头只见一线天空,两岸奇形怪状的悬崖和万千植物目不暇接,前后峡谷深不可测、阴森可怖,被探险家们和勇敢的漂流者誉为“中华第一漂”。2005年11月26日,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公开选拔赛在马岭河峡谷举行,并在马岭河峡谷公园举行了“中国国家激流皮划艇训练基地运动员公寓奠基仪式”,马岭河峡谷被正式作为“国家激流皮划艇训练基地”,该基地由国家体育总局投资200多万元建设。
万峰林 由兴义市东南部的千万座奇峰组成。万峰林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不少专家和游人誉为“天下奇观”。在36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过兴义万峰林,称誉这片连接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的峰林“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
万峰林从海拔2000多米的兴义七捧高原边沿和万峰湖北岸、黄泥河东岸成扇形展开,逶迤连绵至安龙、贞丰县等地。西北高,东南低,向万峰湖、黄泥河倾斜。上线以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寒土山为界,下线至海拔800米左右的亚热带红壤土山,形成一个长200多千米、宽30米-50千米的环形山带,仅兴义市境内就有2000多平方千米面积,约占兴义市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为世界上最大的峰林。根据峰林形态,万峰林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每一类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趣,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组成雄奇浩瀚的岩溶景观。万峰林从总体上分为东峰林和西峰林两大片,现在对外开放旅游的主要是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境内的西峰林。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恋,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美丽如画、世上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以开展乡村旅游“农家乐”著名的纳灰村就在西峰林下,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春节就在西峰林下的纳灰村里一个布依族农民家过大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5年 “选美中国特辑”中,兴义万峰林被誉“高原上的心跳”,荣居“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排行榜第三位。
万峰湖 因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级电站而形成,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景区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北倚兴义万峰林,处在万峰丛峦之中而得名。该湖于1998年底形成,主航线长达144千米,湖面面积176平方千米,相当于2.7个昆明滇池、3.2个大理洱海、17个贵州清镇红枫湖、176个杭州西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万峰湖蓄水量108亿立方米,内有30多个全岛,58个半岛,82个港湾,其中有40多个深港湾,12个内湖,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奇特景观。万峰湖烟波浩渺,丛峦叠嶂,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早、中、晚景致各异,有一日三景的美誉。主要景点有:水上石林、神龟上山、猫鼠下棋、万宝归库、雄鹰展翅、双驼迎宾、水破山门、藏宝洞、老曹沟溶洞、野猴峡、手爬岩等。景区内有投资上百亿、规模巨大、为西电东送源头之一的现代化电站天生桥水电站。气势雄伟的万峰湖拦河高坝长1200米、高200米,为“亚洲第一高坝”。万峰湖峻峭的峡谷,融山、谷、湖、林于一体,集船游、漂流、垂钓于一湖,为西南地区的最佳垂钓场所。湖上常年云集着来自北京、上海和附近省区以及省内各地的钓鱼爱好者。湖畔还星罗棋布地点缀着朴实别致的布依村寨,古树参天、风貌原始、传说神奇的著名景点“南龙古寨”就在其中。
(三)鲁布格云湖山景区
鲁布格云湖山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兴义市西南部的黄泥河沿岸,西与云南罗平县交界,南端与广西西林县交界,北起鲁布格电站以北,南至三江口,长达76.8千米。鲁布格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南盘江支流黄泥河蜿蜒于云贵两省交界的深山峡谷中,河岸悬崖耸立,群峰叠出,自然风光美仑美奂。其中三面环水、地势险峻、云蒸霞蔚的云湖山风景区(俗称“小台湾”),集雄、奇、险、秀、幽为一体,令人百看不厌。鲁布格风景区内还有我国引进外资和技术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鲁布格电站可供参观。
(四)泥凼石林
泥凼石林位于兴义市南部,地处烟波浩渺的万峰湖畔,是万峰林中的一个盆景。石林风景区比较集中的有风坡湾、戴家坝、小寨等著名景点。石林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形,长达20千米,宽1千米-3千米,面积近6.7平方千米,为距今2亿年前后形成的水平状薄层灰岩,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锥状和叶片状石林。石林单个石峰最高20米,普通高10米,最低8米。集中和散落型的石林与峰林相交融,其中的陇戛石林景观最具特色。泥凼石林与著名的云南路南石林相比,有三个特点:一是林天透空,数万平方米集中成片的石林,酷似一座傲然挺立了亿万年的“石头城”;二是自然露面成林,酷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三是石林刚健、造型奇特,细条、片薄、穿孔多,错落有致,一石之上有“宫殿”、“门窗”等自然造型,可谓一石多景、步移景迁。石林中有六座石峰,浑然组成“山川”两字,神形兼备。石林内的“擎天柱”、“倚天剑”、“佛后石”、“蘑菇石”亭亭玉立;“顽猴望月”、“寿龟登天”、“群象争饮”栩栩如生;“将军出征”、“一夫当关”巍峨壮观;“姑嫂情深”、“醉翁踏月”、“采药老人”维妙维肖。另外还有“雾海云山”、“红日彩霞”和白马洞溶洞景观等,均是世上奇观,美不胜收。
(五)贵州醇酒厂奇香园
贵州醇酒厂奇香园位于贵州醇酒厂内。该厂区绿化覆盖率达67%,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著称全国。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400佳”,贵州省环保局授予“贵州省环境友好企业”,获国家“AA级生态园工业区”和“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到此游览,既可尽情欣赏自然景色,了解生态工业园的内涵,又能参观花树缭绕的窖酒生产车间,看到传统的窖酒生产工艺和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
贵州醇酒厂因2000年研制出中西合壁的新型白酒“奇香贵州醇”,厂区故名“奇香园”。奇香园是一个大景区,内容丰富,该园占地6000亩,园内葡萄、桃、李、梨、柿、板栗、橘、黄果及杜仲、松树、杉树、海花、樱花等遍布山野,不可胜数,其中尤以千亩葡萄园蔚为壮观。纳灰河为奇香园风景区的中心,河畔聚集着奇香园内著名的景点,沿岸有奇香楼、糊涂桥、龙潭瀑布、钓鱼亭、通灵阁、红梅坝、松林桥、盼雨亭及千亩葡萄园和果、林园等16处景点。纳灰河边,流水潺潺,小鸟啾啾,汀渚葱茏,弱柳扶疏。游览纳灰河,使人顿生“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感慨;沿河赏玩,芳草引路,栈道通幽,两岸绝壁飞瀑高挂,像珠帘、似玉练,其声如素琴雅奏;放眼河道,小坝如锁,水平似镜,小舟轻漾,鱼戏浅底;若是晨晴日出,朝阳映波,烟霞万状,诗情诗意随景而生,令人赏心悦目。
(六)安龙仙鹤坪景区
安龙仙鹤坪景区于2006年元月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定名为“贵州仙鹤坪国家森林公园”。该森林公园位于安龙县境东部,由横贯南北、地域连续、一望无际的森林群山组成。公园内含坡脚景区、仙鹤坪景区、平乐景区和笃山景区,四个景区连成一片,总面积为9065公顷,林地面积6345.5公顷,其中原始林面积570.5公顷,次生林面积5775公顷,人工林面积33公顷,公园内森林覆盖率为70%。被誉为“野生动植物王国”的仙鹤坪是我国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植物种类有2000种以上,动物种类300种以上,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贵州苏铁、红豆杉、麻栗坡兜兰、硬叶兜兰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翠柏、黄杉、马尾树、苏铁蕨等2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穿山甲等。公园内自然景点、人文景点富集,素有“九十九个堡,九十九个弯、九十九个滩”之美誉,其主要景点有:笃山溶洞群、笃山天生桥、笃山龙井天坑、笃山悬竹林、仙鹤坪原始森林、冗华天堂山喀斯特原始森林、兴隆山一线天、王囊仙起义遗址、南盘江风光、打凼布依寨、笃山写字岩等93处。
公园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9.3℃,最热月平均气温22.3℃-26℃,最冷月平均气温6.4℃-10.1℃,常年最高气温35℃-39℃,无霜期277-320天。公园区较少降雪,往往几年一次,积雪厚度可达10-15cm,降雪时间为冬季,近年来降雪频率有增高的趋势。公园区气候中仙鹤坪大山一带多雾、多阴雨,喀斯特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一雨成冬”的特点较为突出,公园中的仙鹤坪林景区是夏季避暑的最好去处。
(七)贞丰双乳峰
贞丰双乳峰距贞丰县城15千米,是贞丰的标志。据地理学家考证,像这样协调、逼真的双乳山峰,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没有类似发现,可谓“天下奇观”。从地质学角度考察,双乳峰是喀斯特地貌的峰林绝品,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双乳峰占地40公顷,高度相等,平均海拔1266米,高出地面125米;双峰上的两个“乳头”也高度相等,各高近10米。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词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词用来形容双乳峰非常贴切。2001年一位细心的香港游客发现,观看双乳峰在不同的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从三岔河东南面的观峰亭看,双乳峰朦胧羞涩、丰腴协调、健壮妩媚、形态逼真,酷似年轻少女青春期挺拔的双乳。有时空中漂着绚丽的彩霞或淡淡几朵白云,便会把双乳峰衬托得分外妖娆;如遇雾霭迷蒙的天气,双乳峰若隐若现于薄薄的轻纱之中,呈现出迷人销魂的半裸状态。顺着公路往前一里地,近看则像是中年美女硕大鲜柔的双乳,呈现出成熟风骚、咄咄逼人的态势。站在背侧面一千米外的山地里观看,则又像是60岁老人的双乳了,乳房已经松弛,没有高耸之感,乳头也不再坚硬地朝天挺拔,呈现出历尽沧桑之后的端庄宁静之态。
当地布依族群众一直把双乳峰当作“大地母亲”和“生命之源”来崇拜。经常会有当地居民、附近各县的善男信女以及部分游客来到神圣的双乳峰下,虔诚地烧香磕头,求子、求财、求平安。
(八)贞丰三岔河
贞丰三岔河离双乳峰不到3千米,位于贞丰县城北18千米,者相镇西北1千米处,是集静、雅、奇、秀和湖、岛、山、石为一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绵延10余千米,除观赏“天下奇观”双乳峰的观峰亭外,还有静雅奇秀的三岔湖、千姿百态的竹林堡石林和虎虎生威的群虎崖,游人置身其中,犹如走进一座神奇美妙的天然大公园。主景区三岔湖为一个人工湖,因历史上有头猫河、坡鲊河、纳摩河三条河流在此汇合而得名。这里湖岸曲折,河弯众多,林木茂盛,游人每到一处,都会领略到“湖是一张画,画是一弯湖”的意境。三岔湖的小岛上、湖岸边、河湾坡地上,甚至在临近湖边的深水中,都生长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枫树。进入深秋,枫叶便呈现出鲜红、金黄、浅紫的颜色,映入湖中,连湖水也变得五彩斑斓。竹林堡石林位于三岔河东南部,是贵州省八大石林之一,与云南路南石林相比,竹林堡石林显得千姿百态、小巧玲珑、神奇别致,更像一座布满假山怪石的盆景花园。石林中的“松鼠亮姿”、“天狗盼月”、“八戒求救”、“母子情深”、“浪哨归来”等石头,惟妙惟肖,奇异天成。竹林堡石林是典型的溶蚀喀斯特地貌奇观,也是沦海桑田的证明。
(九)北盘江大峡谷
北盘江大峡谷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为贵州峡谷之最。该峡谷集峰林、溶洞、怪石、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于一体。既有长江三峡的秀丽险峻,又有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壮美。峡谷中有远古壁画、古城遗址等夜郎文化之迷以及铁索桥、摩岩石刻、古驿道、布依村寨等景观,是“迂回曲折的画廊”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再现。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上的北盘江特大桥,桥长486米、高388米,是亚洲同类桥中的第一高桥,再现了一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生动画面;从大桥上俯瞰深隧幽长的大峡谷,给人一种“天沟地缝”的惊叹。大峡谷长近10千米、高近千米的斧削绝壁犹如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巨幅长廊壁画。特别是在雾气朦胧、烟云缭绕的时候,在北盘江特大桥上观看,大峡谷犹如巨大鸿濛的仙境一般。
(十)兴仁放马坪草场
兴仁放马坪草场位于兴仁县城南部下山镇境内,距县城24千米。草场风光旖旎,具有“高原塞外”之称。草场总面积28490多亩,其中有天然草场21000亩,有天然林7490亩,草场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貌奇特。这里的峻山秀水是大自然在贵州高原上精心雕琢的杰作,在透露着无尽的活力与生命色彩的绿原平畴间镶嵌出处处胜景,让人领略诗的意境、画的绚烂。放马坪草场上有马乃屯古营盘遗址,是马乃营土目龙吉兆反清的大本营。传说在清朝顺治十七年(1660)四月,明马乃土目龙吉兆反叛,掠安南泗城;十八年(1661)二月,清兵经过艰难清剿,擒得龙吉兆在马乃屯古营盘斩首。
(十一)兴仁鲤鱼湖
兴仁鲤鱼湖原名三角坝水库,座落于兴仁县城东南15千米的屯脚镇群山之中。作为一个湖泊型风景区,鲤鱼湖充满山野风味和乡土气息,恰似一位面容姣好却又全身素装打扮的山里妹子。鲤鱼湖的美丽,用不着搽脂抹粉,而全在她的素洁与清丽。游人乘船进人湖中,虽然难以见到圆镜一般阔大的湖面,却可通过一个个湖湾,欣赏到一道道美景。组成这些美景的,有碧水、山峦、松林、竹丛、田园、农舍、苗家少女、牛羊马群等,而当地农家摇动的红布顶篷小游船,使整个湖区鲜活起来,形成“万绿丛中点点红”的艳丽画面。横架在湖上的胡家庄石拱桥,犹如一支长箫,为鲤鱼湖永远吹奏着赞美的歌。
(十二)晴隆三望坪景区
晴隆三望坪景区由三片相连的中高山台地草甸草原组成,草甸草原成台阶状由西向东渐次升高,南有高岭林海拥绕,北接上马场村寨和田园风光,有11个主要的景点景群。平均海拔1530米,最高点三望坪1849米,景区面积20.5平方千米,其中台地面积约14.2平方千米,年均气温13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7度。台地上,草场起伏如茵,广阔无边,牛羊成群;天然草甸百色千姿,组合如锦。春来山花遍野,杜鹃如血;夏季五彩缤纷,铺青叠翠,凉爽诱人,为避暑佳境;秋日天高气清,花红欲滴,地如锦缎,色彩绚丽无比;冬天茫茫大地一片银妆,成为贵州省绝无仅有的最美高原雪景。四时景观殊异,美不胜收;一日中云起云落,阴晴无常,具有高山草原千变万化的气象特征。
二、人文景观
(一)何应钦故居
地处兴义城南部45千米,位于峰林、石林之中的小集镇,因是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何应钦先生的故居而驰名。
何应钦在兴义市泥凼的故居有两处:一处在风波弯,一处在泥凼街上。在风波弯的故居占地10余亩,依山势筑石为堡,房屋于堡内、石垣上设有炮口枪洞,遇有攻击,可依堡自守。石堡好像建在一条“回龙转向”的龙头之上,易守难攻,坚固沉稳。堡内建筑由正厅、两厢、花园、鱼池等构成。正厅面阔五间,长30米,硬山木结构,三层三重檐。门窗、柱础采用透浮相间的中国传统雕刻手法,刻制诸多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狮虎龙凤图案,既典雅庄严,又富贵美观。柱础上刻梅兰竹图案,宛如一幅幅水墨丹青,其手法之高,堪称山区石雕杰作。檐下垂瓜柱,又如红灯高悬,使整座建筑更加艺术化。故居往上加高过两次,意为节节高升,但是因家中何人升官后加高均不得而知。何氏在泥凼街上的故居,坐落于山腰,由前厅、两厢及正厅构成四合大院,均一楼一底。院中天井用石板镶嵌。院内石雕木刻图案多达百余幅,其中尤以刻在窗下石裙板上的“鱼跃鸢飞”四字最为引人注目,其书为行书阴镌,每字约60厘米见方,书法游刃如龙、俊迈洒脱,刻艺深浅得宜、洗练细致,堪称书法佳作。院门前临桂北丘陵,千山万壑,浩瀚无垠,一眼望去,清晨“万马奔腾”,傍晚“万马归槽”,气势磅礴。民间传说这千峰万岭,好像百万雄兵,后面大山犹如统兵大将,何氏故居为将台,称之为“大将点兵”。何应钦故居,既包涵了大自然与能工巧匠的神奇功力,又从其特殊的一面体现了何应钦先生非同寻常的一生。
作为兴义市旅游业“四大品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自然遗产、民族风情)的重点,何应钦故居建筑设计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研究价值,是兴义市不可多得的人文旅游资源。为开发、保护和利用好这一资源,兴义市投资300万元对其进行修复,目前一期修缮工程已全部完毕。游客可在修缮一新的何应钦故居观赏300多件与何应钦有关的实物、图片、书法等故居藏品。
(二)刘氏庄园
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70亩,位于兴义城南的下五屯街道办事处,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地主、军阀建筑群,为民国初年在贵州政坛显赫一时的督军、省长刘显世和游击队军司令、滇黔边务督办刘显潜的故居。刘氏庄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同时期初具规模。随着刘氏家族的不断壮大发迹,建筑也不断扩大。到民国期间,又大兴土木,使之成为全省最大的私家庄园。现存忠义祠、花厅、书斋、刘显潜居室、家庙、校场坝,部分城垣、炮楼及法式建筑各一栋。刘氏庄园宏伟壮观,至今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1983年6月,兴义县人民政府将刘氏庄园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家拨款35万元维修刘氏宗祠,1989年10月在庄园内建成“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现在是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1990年3月,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和专家专程赴兴义视察刘氏庄园,认定刘氏庄园是一处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现代建筑,保存如此完整的庄园,在贵州乃至国内已不多见。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指示,兴义市政府已拟文呈报国家文物局,申报待批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南明故都
南明故都位于安龙县新安镇。明亡以后,明朝的一部分爱国将领和地方官吏,纷纷拥立明朝的藩王建立政权,以作为抗清的号召。1644年10月14日,明两广总督丁魁楚联合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王化澄以及旧臣吕大器、方以智、金堡、吴贞毓等人于广东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即帝位,建立“永历”政权。1652年南明永历朝廷迁至安龙,在此建立陪都。现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的南明行宫,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主体建筑物6栋,分为正殿,左、右朝房,钟、鼓楼,门楼等,共有两块庭院。
(四)明十八先生墓
位于安龙县新安镇马场坝天榜山南,因为埋葬着南明永历小王朝东阁大学士吴贞毓等18位大臣和内官,故名“十八先生墓”。清军入关,明朝亡后,明朝江南诸王纷纷建立政权以图恢复明朝,“永历”即是其中之一。永历帝调集南方明军并联合大西军农民义军抗清,孙可望“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欲自立称帝,朝臣吴贞毓等奉永历帝朱由榔之命欲召李定国护驾。事泄之后,孙派大臣郑国举兵问罪,永历帝顾左右而言它,孙以“盗宝矫诏、欺群害良”拟罪,赐吴贞毓自缢并斩吴以下17朝臣,此即为南明史上著名的“十八先生之狱”。吴贞毓等18人殉难后,其家属及安龙百姓将他们合葬于城内西北隅的天榜山下。永历十年(1656)农民起义军战将李定国率军至安龙护驾,建十八先生祠堂,包括正殿和东、西配殿,永历帝亲题墓碑。清康熙年间在墓后树林;道光二十九年(1879)兴义府(今安龙)知府张瑛建多节亭、虚舟;民国五年(1916)南笼县(今安龙)知事洪寅于墓前建石牌坊;光绪九年(1883)和民国二十八年(1939)先后两次凿刻摩岩。
198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复明十八先生墓,并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十八先生墓用块石砌成圆形,直径2米,封土高约2.5米,墓园倚山势逐级而上,墓前是一座4米多高、6米多宽的石牌坊,上刻松、梅、竹、兰等图案,额题“明十八先生墓”。墓前有大小石坊各一座,大石坊四柱三门,坊上刻有“岿然千古”、左右分刻“成仁”、“取义”8个大字,系贵州省著名书法家陈恒安先生补书。墓后是一幢硬山式砖木结构的享堂,享堂后有一庭院,两侧为配殿,殿后是一座六角攒顶的多节亭,栏柱下有一“忠泉”。多节亭的左上方有一类似船形的圈棚式建筑物,即为“虚舟”。多节亭后面的崖壁上有不少摩崖题刻,蒋介石题“碧血千秋”、居正题“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王伯群题“浩气长存”、李烈钧题“瀛州神境”、吴鼎昌题“重如泰山”、任可澄题“藏碧辉岩”、胡刚题“浩气长存”、刘时范题“天地正气”等,均保存完好。整个墓区占地120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南明历史遗迹,集重大史事、独特建筑风格、精湛的石木雕刻艺术于一体,与天榜山明代寺观遗址相连,规模宏大,独具特色。2000年贵州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安龙县人民政府筹资修建了门楼,休息长廊、凉厅、景墙等设施,为参观游览提供了方便。
(五)安龙招堤
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龙县城东北面,景区由招堤、金星山诸亭阁、荷塘、绿海、溶洞等景点构成。清代康熙三十三年(1694),广东番禺人招国遴被委任为安龙镇游击,招国遴虽是武将,却有儒士之风,对农桑水利颇有研究。他到任之时,正值雨季水患,为保护城垣,沟通海子两岸,培植风水,主动捐俸银并亲率工匠开山伐石,抬土挖泥,经一年时间筑成一道石堤。历经乾隆、道光、光绪诸朝地方官培植,修建了涵虚阁、省耕亭、挹秀亭、一览亭、半山亭等建筑。后又于堤畔种柳、水中植荷,使招堤风光俊逸秀美,卓然可观。清代著名学者朱逢甲以“水光涵山色,荷香杂稻香”的联语描绘招堤特色。景区三面环山,一面傍城。十里平畴之中,一堤横亘,绿柳如烟。堤东端耸立一座仿石牌楼,雄伟壮丽。过牌楼即步入长堤,堤长300余米,有溪水自堤下缓流。堤南是稻田,一片绿稼直抵城厢;堤北是荷塘,水洁荷净,舞翠摇红。塘中曲桥回还,连缀5座赏荷亭。盛夏,数百亩荷花红绿相间,亭桥浮于花海,轻风过处,馨香袭人。招堤西端连接一座小山,山上花木扶疏,掩映着历代修建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布局天然,造型各异,格调典雅。“涵虚阁”巍然耸立,阁顶可览城郭;“一览亭”四面轩敞,招堤风光尽收眼底;“半山亭”依岩构筑,可弈棋纳凉。亭阁石柱上题咏甚多,或描青山秀水之佳趣,或发思乡怀古之幽情。“半山亭”壁上嵌有一块石碑,系晚清名相张之洞寓居安龙读书时所作的《半山亭记》,将招堤四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弥足珍贵。
招堤风景区最大的自然景观是绿海子,绿海子俗称陂塘海子,常年一片汪洋,每年雨季,山水下泄,陂塘水涨,直涌城厢。绿海子现有荷花池千余亩,已规划为高原四季水上植物观赏园。
(六)晴隆“二十四道拐”
地处黔滇咽喉要道,旧称“鸦关”,是1936年修筑黔滇公路时,沿晴隆大山面南坡开凿形成的24个弧形弯道,山脚至山顶长4千米,蜿蜒而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二战时期是中印公路上的“生命线”,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的重要关节,曾多次被日军轰炸。因其具有“近现代重要史迹”的价值,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作为世界二战史上著名形象标识的晴隆县“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在公路修筑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特别难得和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公路改道,这一段“24道拐”完整地保存了它的历史原貌,使其历史价值更为显现。
(七)王电轮将军故里
位于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的景家屯村,是20世纪初曾任黔军总司令的王文华(字电轮)和国民政府首任交通部长、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先生的故里。王氏兄弟青少年时期居所始建于清光绪初年,青砖封火墙,穿斗式结构四合院。现遗址尚存,山墙基本完好。王电轮将军生前部属、黔军旅长胡瑛于1927年率部驻兴义时,题书“王电轮将军故里”7字,镌刻于村前狮子山峭壁上,款署“第五旅旅长胡瑛题”。其摩崖竖刻,全长4米多,笔势苍劲,端庄整肃,刻工亦精。景家屯周围,山峦碧翠,群峰逶迤,赏心悦目。
(八)“西南屏障”石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置于兴义市捧鲊镇十字街头。捧鲊地势险峻,东北背负黔西南最高山峰白龙山,西南面临南盘江、黄泥河,与广西、云南隔水相望,为滇桂两省进入黔西南门户之一,素有“滇桂黔锁钥”之称,历为兵家必争之地。镇内至今保存孙清彦亲书的“西南屏障”石刻。孙清彦在任兴义知府期间,曾在1868年巡视捧鲊。“西南屏障”石刻全长7.2米,高1.7米。“西南屏障”4字每字高1.27米,宽0.9米,跋文计12行共244字,是孙清彦留在兴义的珍贵书法艺术品。
(九)鲁屯石牌坊
鲁屯位于兴义市区东北40千米,是座历史悠久、秀美宁静的小镇。斜阳照射下的石牌坊群,是小镇的特有景观,也是这个小镇吸引着四方游人的理由。石牌坊记载着小镇的悠悠往事,更以其美观的造型、精细的雕琢、巧妙的结构声名远扬。鲁屯石牌坊原有四座,现存其三,均为四柱三间五楼式结构。位于鲁屯街中岔路口的黄氏坊最为精致绝妙。此坊建于清道光年间,高、宽均为7米,铆榫结构,牢而坚固。坊底为束腰须弥座,四柱立于须弥座上。8根八棱方柱,均用完整的石料加工而成。四柱各面均阴刻有楹联,文字对仗工整,书体楷隶兼有,刻艺细致洗练,尤以明间中柱楷书题联,堪称对联中的佳作。
(十)三家寨道堂
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兴仁县鲁础营乡三家寨,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由前面的道堂和后面的姑祖花园两组建筑群构成,曾为统领安顺、平坝、安龙、贞丰、兴仁、普安、盘县等12方的总教堂。教堂阿訇作为教主代表,管理12方的伊斯兰教务。道堂由前厅、两边厢房和正殿围成,中间为四合天井。正殿后面是专为教主马光烈之妹在此隐居而建的姑祖花园,园内的小屋、石径、绿竹、花草,组成一幅幽雅的画面。
(十一)兴仁真武山公园
位于兴仁县城西南隅。据《兴仁县志》记载,真武山又名翠屏山,民国时期就是县城八景之一,有“红叶耸翠”之称。1997年兴仁县恢复重建,至1999年完成了真武楼、登山台阶、公园门厅、游泳池、儿童戏水池、叠泉、壁泉、盆景园、荷枫水榭、榕荫小憩、百鸟园、金蟾护井、大雄宝殿等,使一座玲珑奇巧、生趣映然的仿古园林在黔西南大地上峭然兀立,独领风骚。
《黔西南自治州概况》第十章:旅游(中):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2/13/99063.html